纪言:友情亲情,有着强大的“廉”能量(2)

纪言:友情亲情,有着强大的“廉”能量(2)

(二)

党员领导干部因为工作特殊、地位特殊,身边少不了“投其所好、谋己所需”的“朋友”。

这些所谓“朋友”看中的是领导干部手中可供支配的资源,通过拉拢腐蚀、搞权力寻租,带来的利益回报巨大。他们往往放出“长线”,先以处感情作铺垫,先和领导干部往“铁”里处,逐渐解除其戒备之心。等感情融洽到一定地步,一起吃饭就是“情理之中”,收个礼物便是“正常交往”。等关系发展到“铁哥们”“真兄弟”后,帮忙撑场的事就开始了。

许多被拉下马的领导干部在忏悔书中痛心疾首地说,一定要警惕那些平时对你殷勤备至、有求必应的所谓“朋友”,他们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一旦你出事,他们是第一个和你翻脸、第一个出卖你的人。

领导干部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直接影响到自己的品行与修养。正所谓“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可见,领导干部在择友上要慎之又慎。交上一个好朋友,就等于多了一面镜子、多了一个参谋;交上一个坏朋友,则如同雪入墨池,虽融为水,其色愈污。

人都是有感情的,党员领导干部也食人间烟火,也要交朋友。但党员领导干部在交友时心中应多一分警觉,少一分盲目,提升识人辨人眼力,构建一个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的朋友圈。

(三)

对于保持清正廉洁,如果说“友情”是社会关,那么“亲情”就是家庭关。

注重亲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的期盼,还是“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的无奈,无论是“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的睹物思人,抑或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浓郁思乡,都是牵挂亲人和被亲人牵挂的亲情暖流。

亲情,是心灵的港湾,是血缘的归属。正是因为有了亲情的激励和支撑,才让漂泊的你在跋涉中哪怕遇上狂风,也能把它唱成一首浪漫的歌;即便遇到暴雨,也能把它读成一行醉人的诗。

人为万物之灵,谁没有亲情?敬父母、爱妻子、疼儿女,皆为人之常情、世之常理。正如鲁迅诗言:“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亲情是人生的一种情感依托,也是生活的一道美丽风景。然而,不同的亲情观和行为,却会孕育出迥异的家庭命运和人生结局。

将亲情与权力对接,把滥用权力当成回报家人的“资本”,遇事只顾亲情,无视党纪国法、政策规定,用亲情绑架公权、消解公权、化公为私、以权谋私,这其实是对传统文化重视亲情的亵渎,完全偏离了亲情的本意,既祸害党的事业,又从根本上践踏了亲情。

在如何对待亲情方面,老一辈共产党人堪称典范。当侵略者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时,毛泽东同志毅然把儿子送上战场。毛岸英不幸牺牲后,他悄然将爱子留下的棉布衬衣、蓝色军帽、灰色纱袜等保存了二十几年。

这份至深至爱的亲情令人动容。毛泽东同志在亲情与大义之间,头脑十分清醒,他给自己定了三条原则:念亲,但不为亲徇私;念旧,但不为旧谋利;济亲,但不以公济私。无论是对儿女、对亲戚,还是对师长、对友人,他都坚守不渝!

(四)

亲情关联着家风,而好的家风又能带动党风政风,引领社会风气。

2001年10月15日,在习仲勋过88岁“米寿”时,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没能参加。作为一省之长,习近平公务繁忙实在难以脱身,于是抱愧给父亲写了封信。信中写道:“父亲的节俭几近苛刻。家教的严格,也是众所周知的。我们从小就是在父亲的这种教育下,养成勤俭持家习惯的。”

这是一个堪称楷模的共产党人的家风!

放眼古今,大凡青史留名的廉正贤达之士,其家风无不让后人“仰之弥高”。“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是明朝朱柏庐的治家格言;“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这是清代林则徐的治家和处理亲情的理念。

亲情本不是权力对立面,但权力却是一把双刃剑。别让权力成为亲情之殇,尤其需要领导干部把握好自己。开国元勋任弼时次女任远征孩提时代获赠了一个笔记本,任弼时得知后严令她送回去:“你不能搞特殊,人生底线要清楚。”

某落马领导干部在法庭上哽咽不止,因为妻子好几次从单位带回党校的廉政教材,希望给他敲敲警钟;女儿更是经常转发贪官落马新闻给他看,让他保持警惕。然而,他最终还是没有把持住,结果手中的“权力双刃剑”,不仅划伤了自己,也刺痛了亲情。这也提醒我们的亲属,“迂回”无效时,要敢于“当面锣对面鼓”斗争。“贤内助”的政治释义应为“廉内助”。

习主席强调指出,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事实证明,党员领导干部重视家庭建设,正家风、严家教,有助于涵养为政品德,以淳厚家风在社会中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促进作风建设。

事实上,亲情和血缘不应成为腐败的原因和陷阱,相反,应当成为腐败的防火墙、贪渎的防腐剂。倘若亲属能站好家庭“廉洁岗”,常吹家庭“廉政风”,自觉保持纯正的家风,必然能督促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廉洁用权、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帮助他们自觉将贪欲拒之门外,做到“不愿腐”“不想腐”!

友情“廉”你我,亲情“廉”万家!这才是这两种“真情”的强大“廉”能量!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