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理论新视野】宋伟: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3)

摘要: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时期,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面对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以及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的加速推进,我们该如何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本期节目宣讲家网请来了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宋伟来为大家详细解读。

宣讲家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基础是什么?

宋伟:我刚才已经提到了一个现实基础,就是中国的综合实力已经有能力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与国际社会现实发展的基础联系在一起的。这里涉及到了很多具体因素,我简单的说一下。

比如,核武器。对于现在的主要大国来讲,都不可能再发生大规模的军事冲突,因为军事冲突的结果是不可接受的。二是对于现在所有的国家来讲,都有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防止核武器的扩散。因为这些武器一旦扩散到恐怖组织、犯罪团体手里,就可能对整个人类构成巨大的威胁。

所以,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第二个重大现实基础就是当今人类面临着很多的共同的威胁。除了核武器的问题外,还有很多,例如气侯变化问题,它会影响到所有的国家。包括恐怖主义,在目前的互联时代,恐怖主义的组织形式、宣传手段都比以前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他们能够灵活运用互联网,其资金流动很难控制,很难知道他们的资金来源。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人类真的要有共同体的意识。

还有疾病疫情问题。当前大规模的疫情爆发有可能会摧毁一个国家,所以人类必须在情报、信息、执法各方面联动起来,这样才能够防止出现大规模的人类灾难事件。

人类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交通全球化的环境下所带来的繁荣收益是巨大的,但风险也是巨大的,因此这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第三个重大的现实基础。

宣讲家网:如何理解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宋伟:这个问题和前面的问题是可以连在一起的。什么叫总体国家安全观?

第一,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说明国际安全和国内安全现在已经密不可分了。刚才我们提到气侯问题,气侯变暖肯定是人类的安全问题,对于小岛国来讲关系到生死存亡,对我们也会造成影响,比如,出现极端天气可能会影响到我国的经济安全和人民人身安全。

还有,在当前国际大背景下,国际社会是自由开放的体系,鼓励大家多交流,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打开国门,打开国门搞建设就意味着各种各样的人都会进来,进来了以后就会影响到我们的国家安全。

第二,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的一体化。以前我们更多的是重视御敌于国门之外。但是现在各个领域之间的安全都已经密不可分了。如果一个国家的经济出了大问题,整个社会都会不稳定,国家也不可能长治久安。所以,中央在十八的之后成立了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这是确保我国长治久安,具有战略意义的机构。

因此,总体国家安全观就是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统一在一起的。中国现在强大了,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中国人要走出去,我们要通过各种方式保护中国企业、中国人在海外的安全。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周艳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