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

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这一重要论断,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适应国际战略形势新发展特别是国家安全新需求,着眼确保我军打赢未来战争而提出的重要思想。

军队要准备打仗是人类战争实践的经验总结。人类战争历史反复证明,凡是做好打仗思想准备的国家和军队,往往能够在战争中赢得主动,凡是缺乏打仗思想准备的国家和军队,在战争实践面前都避免不了被动挨打的窘境。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初,欧洲两个最强的国家英国和法国推行绥靖政策,面对德、意法西斯的疯狂扩张,英、法两国并没有真正树立起以战争遏制战争的思想,而是自以为高明地希望通过外交上的纵横捭阖将“祸水东引”以遏制苏联,其结果是战争全面打响后仅仅42天法国就陷落了。试想,如果在德、意法西斯进行军事扩张之初,英、法两国就联合其他欧洲国家进行果断的、有力的、彻底的遏制和打击,利用他们当时远超过德、意的武装力量实力作坚决的军事斗争,那么20世纪40年代人类所遭受的这场空前的浩劫和灾难就完全可以避免。

致使我国东北三省沦陷的九·一八事变发生后,当时的国民党政府不是抓紧教育军民树立准备打仗的思想,积极整军备战、抗击外族入侵,而是寄希望于由英美等西方国家操纵的“国联”的调停。结果,在国联大会通过调查报告的第二天,日本就侵入了热河,使完全没有做好打仗准备的国民党军队猝不及防。其实,以当时国民党军队的规模和装备,如果坚定地树立打仗思想,充分动员四万万同胞,广泛凝聚各个方面的抗日力量,那么,又何至于有后来的华北沦陷,何至于有南京大屠杀的惨剧。

可见,树立准备打仗的思想对于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支军队来讲,都是不可或缺的。离开了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离开了想打仗、思打仗、谋打仗的备战意识,则在战争中永远不可能得到胜利之神的眷顾。

“绷紧准备打仗这根弦”历来是党对人民军队的根本性要求。早在建军之初,毛泽东就在八七会议上说:“从前我们骂孙中山专做军事运动,我们则恰恰相反,不做军事运动,专做民众运动。蒋介石、唐生智都是枪杆子起家的,我们独不管,现在虽已注意,但仍无坚决的概念,比如秋收暴动非军事不可,此次会议应重视此问题。”八七会议从根本上改变了党内不重视军事工作的错误思想,也第一次真正地为全体党员树立了“准备打仗”的思想。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指出:“大战固然可以推迟,但是一些偶然的、局部的情况是难以完全预料的。我们应该想到,如果现在敌人打来怎么办?”正因为邓小平整顿军队、加强备战,我军才能毫不犹豫地于1979年发动对越自卫反击战争。

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和发展了党在各个历史时期依据当时军队作战建设特点对强化备战意识提出的指导思想,明确提出“军队是要准备打仗的”,高度凝练地概括出了新时代指导我军作战和建设的核心备战思想,实现了我党我军“准备打仗”思想的创新发展。

强化准备打仗思想是新时代有效塑造态势、管控危机、遏制战争、打赢战争的现实需要。对于当今世界来讲,虽然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但是战争危险没有一天真正地离我们远去。

从外部环境看,当前世界形势正在发生冷战结束以来最为深刻复杂的变化,国际体系进入加速演变和深刻调整时期,全球地缘政治棋局发生重大变化,亚太地区成为大国战略和博弈的焦点,我海上战略通道安全、太空安全、网络空间安全等现实威胁日益凸现。

从内部环境看,我军自对越自卫反击作战以来,已有几十年未经历过战争。长期的和平环境导致少数官兵滋生了当“和平兵”、做“和平官”的思想,居安思危意识淡化,养成了一些消极的和平麻痹思想和“和平积习”;少数官兵“当兵打仗”“带兵打仗”“任期内打仗”思想树得不够牢固,勇猛顽强、坚韧不拔的战斗意志不够强;少数同志不能正确处理“保安全”与“练为战”之间的关系,使官兵战斗精神得到实践锻炼的机会不足。

这些现象从表面上看是和平积习,但从根本上讲都是缺乏“准备打仗”思想所致。绷紧准备打仗这根思想上的“弦”,才能铸就保家卫国这个物质上的“盾”。

责任编辑:佘小莉校对:郭浩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