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动的中医》:法于自然 医之身心(2)

《脉动的中医》:法于自然 医之身心(2)

摘要:《脉动的中医》作者许天兴就是这场伟大民族复兴中传统中医文化的坚守者与创新者,他虽长期根植基层,但位卑未敢忘忧国,几十年执着地学习中医、传承中医、发展中医,坚持中西医相结合,为中医的传承创新发展,特别是中医针炙的继承与创新作出了突出贡献。

幼年生活艰辛执着学医治病

许天兴七八岁时,常向父辈们问两个问题:一是地图是怎么画出来的,另一个是天气是怎样预报的?得到的回答却总是模棱两可,这让天生爱探究爱思考的他感到很疑惑。也正是这种一直压在心底探知未知世界奥秘的激情与好奇,一直激励着他去探寻问题的答案。

儿时年代的两部电影对他影响很大:一部是《春苗》,另一部是《红雨》。片中的一首电影插曲至今还时常萦绕在他的耳旁——“赤脚医生向阳花,贫下中农人人夸,一根银针治百病,一颗红心暖千家……”当时这两部电影中活生生的画面和针灸治病的神奇效果深深地吸引着他感动着他。六、七十年代,许天兴兄弟姊妹多,家庭生活很困难,父亲积劳成疾,患有严重的胆囊炎和血丝虫病,四处求医,但效果不好。为了给父亲治病,母亲几乎借遍了所有亲朋和邻居的钱,家里唯有的三只老母鸡下的蛋都是拿到集市上卖了换钱给父亲看病用,就连他兄妹五人过生日都很难吃到一个煮鸡蛋……他幼小的心灵常常被父亲因病折磨得死去活来的痛苦和母亲因无钱买不起药的无奈与绝望所纠缠折磨,在不能忍视的痛苦面前,他立志要当一个像电影里春苗和红雨一样有本事的医生,一定把父亲的病医治好,把许许多多像父亲一样乡亲们的病治好……少年时的许天兴最大的梦想就是长大后能成为一名军中白衣天使,为患者治病、为他们解除病痛的折磨成为他一生的追求和理想!

提出中医数字化观点

自幼喜爱学习针灸的许天兴,早在测绘部队工作时,就立志做一个医者仁心、德才兼备的针灸医生。由于经常保障野外作业测量任务,善于观察和学习的他,逐渐地了解了一些测绘常识,终于明白了地图是怎样画出来的,这个让他疑惑了二十几年的问题有了答案。调到总部某机关门诊部工作后,保障的对象大多是从事气象专业的,短短几个月的工作和学习,他终于弄明白天气预报的基本原理,这又找到了存疑他心中近三十年的另一个问题的答案。许天兴找到的不只是两个少年时存于内心问题的答案,而是透过这两个问题解答对他研究针灸具有很大的启发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测绘和气象技术发生了日新月异的进步,跌宕起伏的绵绵山脉、一望无际的大海、广阔无垠草原及沙漠等地物地貌,通过数字化处理,实现准确无误地定位,通过对气象万千、变幻无常的云彩进行数字化处理,可以精确地预报天气,这一切都源于数字化技术处理。天生爱思考爱探究求知的许天兴因此受到很大的启发,他敏锐而坚定地认为,中医针灸既然是科学,同样可以通过数字化处理来获得科学精确的理解与定位,他坚信传统的中医针炙同样可以数字化。

于是,许天兴从此迷上了中医针炙的数字化研究。经过20多年的执着探索,通过广泛而深入地借鉴参考前辈探寻的结果和方法,许天兴成功地借助当今的数码理念,从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继承了父(阳)母(阴)双方染色体,受精的过程是新生命的开始这些基本理念与认知出发,得出生命的启始就是遵照宇宙的自然规律,遵循数的原理运行,遵循阴阳平衡理论而运行,从而从认识逻辑上得出中医针炙的数字化处理的基础认知,从而更加坚定地认为西医能够跟得上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广泛运用数码技术,中医针炙同样能够做到。

1.数字化定位穴位

数字技术核心内容是把一系列连续的信息数字化,或者说是不连续化,它具有以下特点:

(1)一般都采用二进制,凡元件具有两个稳定状态都可用来表示二进位。

(2)抗干扰能力强,精度高。

(3)数码信号便于长期存贮,使大量可贵的信息资源得以保存。

(4)通用性强。

据此,许天兴认为,人体的穴位同样可用进行数字化定位。因为:

(1)人体穴位具有阴、阳二重性;

(2)每个穴位属于一个脏或腑,对其进行某种刺激(如针灸)时,抗干扰能力强,调节精度高;

(3)对刺激信号能长期记忆和存贮;

(4)有些穴位通用性很强,针灸一个穴位能治疗很多脏腑的疾病。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