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理论新视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对教育的需求

【十九大·理论新视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对教育的需求

——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的认识与体会

摘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奋力推进科教兴国战略,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为培养出政治合格、专业强、技术精、全面发展的人才队伍做出新的重大贡献。

QQ图片2017102713573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九大做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判断。教育是民生之首,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已经并将越来越多地表现在对美好教育的需求上。“期盼有更好的教育”越来越广泛地成为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内容。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和视野的开阔,教育在追求美好生活中担当了多重角色,既包括教育在内,又包括与教育相关的就业选择,以及通过教育追求未来更美好的生活。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对教育的需求究竟是什么,这是教育领域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必须明确的问题。

一、美好生活需要身心健全的人创造

美好生活的主体是人,美好生活也需要由人来创造,什么样的人能创造美好的生活就需要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

由于中国历史上比较长的时间把做“人上人”作为教育追求的目标,教育成为攀登更高社会位置的台阶,于是产生了两种效应:一是为了攀登台阶而不顾自己的身心健全,不少人因受这种教育而体质下降、品德不完善、自主性毁损、创造力低下,难以成为一个正常自立的人;二是期望通过读书做官,高人一等,继而剥削或掠夺别人。

上述观念和方式只能让极少数人过上比别人好的生活,不能走向大众的共同幸福美满。而在现实的教育中,还有不少人把追求做“人上人”作为自己接受教育的目标,奉行“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的信条,看重“生存斗争”的智谋,养成社会达尔文主义文化心理。上述观念还存在体制机制基础,现有的高考招生制度客观上成为一些人在有层级的社会结构中登上做“人上人”更高层级的“电梯”。为此不惜违背知行合一的发展规律,片面追求考试分数而未能成为身心健全的人不在少数,他们最终不能走进自己的美好生活,也不能走进家庭和社会的美好生活中。

因此,当下教育还需要进一步校准目标,真正瞄准人民美好生活的追求办教育,而不仅仅是关注学业,忽视人性、体质、责任心、善良、阳光灿烂的笑容以及更多的东西,需要更多关注那些能给丈夫或妻儿以欢乐幸福的家庭因素。

这其中最为关键的当然是转变观念,从追求“人上人”转向追求做“人中人”,追求人人平等;让学生学会合作、服务、包容、分享和“合群共生”的智慧,而不是“一人是龙,三人成虫”;学会自立立人,既精神自立,又乐于服务群众;能够创造自己的幸福,创造他人的幸福,创造自己和他人共享的幸福;具备领导世界的通才,酿造出整个社会的幸福,才能有整个社会的美好生活。

二、教育要成为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人们在教育上的获得感与美好感不足,以致在不少人的生活中,教育常成为沉重和痛处。

造成这一状况,首先是各地发展速度不一,水平分化,加剧了教育不平衡,使得不同地区居民教育获得感差距加大,不平衡状态下的竞争变得更为激烈,家庭与学生乃至学校与教师的压力加剧。

其次,高质量教育资源不足与配置不均,获取程序不能公开透明也加大了参与竞争者的焦虑程度。不管名校还是非名校,学生都面临着巨大的学业压力,学生投入学习的时间位居世界前列,各式各样的补习班填满了学生的课余时间,调查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校外教育总体参与率在47.2%,平均费用为5616元,学生课后生活被挤压,家庭要为此背上经济负担,多重矛盾和压力汇聚到仍处在发育成长阶段的学生身上,全社会的教育焦虑程度日渐增长。

因此,不能忽视教育对美好生活的影响。人们向往的美好教育是公平、优质、多样化的教育,而教育的现实状况是不平衡、不充分、过于单一且成本较高、效率较低,这也是造成众多人的教育体验不佳的主要原因。尽可能改进教育的管理、评价、教学体制机制,让人民体验到更美好的教育过程便成为美好生活对教育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

责任编辑:刘媛校对:于川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