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时代

学生时代

摘要:雷锋手握那位解放军连长给他的钢笔,在写字本上一笔一划地写开了。很快,他就写出了“毛主席万岁”几个清新的字,这五个字每一笔每一划,都凝结着他对毛主席使他翻身解放的深情厚谊。

1950年夏末,安庆乡人民政府保送孤儿雷锋到龙回塘小学免费读书。开学第一天,乡长彭德茂亲自送他上学。这是雷锋过去连想也不敢想的事,今天竟变成了现实。他身着崭新的衣服,迈着轻快的脚步,跟着彭大叔来到学校----由刘家祠堂改建的学校。

彭乡长向学校李老师介绍了雷锋苦难的身世,希望他发奋学习,将来能为建设祖国效力。开学第一课首先学“毛主席万岁”几个字。李老题用毛笔先在纸上端端正正的写上这五个大字,接着把笔画名称和执笔方法一一讲解给学生。雷锋聚精会神地听讲,跟着老师一句一句地念着笔画名名:“一撇,一横,一横,一竖弯钩……”

雷锋手握那位解放军连长给他的钢笔,在写字本上一笔一划地写开了。很快,他就写出了“毛主席万岁”几个清新的字,这五个字每一笔每一划,都凝结着他对毛主席使他翻身解放的深情厚谊。雷锋学会了这五个字,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他写了一遍又一遍,写了一页又一页……这样练了几天,他终于用毛笔写出了自己最满意的一页“毛主席万岁!”从学校奔回六叔奶奶家里,连饭也顾不得吃,就在堂屋正面墙上的毛主席像下,贴上了那凝聚着他无限深情的五个大字。

1951年春天,因龙回塘小学校舍(刘家祠堂)派作他用,乡政府安排雷锋到上车庙小学读书。不久,又转学到向家冲小学读三年级。无论在哪所学校,他每个学期的学习成绩都在95分以上,一直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1954年秋天,雷锋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望城县清水塘完小五年级。邻里闻讯都祝贺说:“雷家后代有希望了。”

清水塘完小,离雷锋寄居的堂叔家很远,每天上学下学要走近10公里路程。他早起赶往学校,从不迟到;放学摸黑回家,还得自己做饭吃。他克服困难,勤奋学习的精神,受到师生们一致好评。有个同学曾给雷锋编过一个顺口溜,至今有人还记得:“小小雷正兴(雷锋原名),家里贫又穷,赶路几十里,早到第一名,学习他最好,活动他最行。大家学习他,争做好学生。”同学夸他学习最好,是指他不怕困难,发奋读书,考试成绩总是全班前几名;夸他“活动最行”,是指他热心于少先队活动,什么旗手、鼓手、中队委员、少先队代表,他都干得很出色。学校在评定学杂费减免学生名单时,大家一致同意雷锋学杂费全免。雷锋是这所学校第一批入队的队员之一。在举行建队、宣誓仪式那天,少先队辅导员念完新队员名单后,雷锋和一些同学走到了台前,整齐地站在庄严的队旗下。辅导员在欢快的鼓声中,给他们一一佩戴上崭新的红领巾。他们个个脸上充满了幸福的笑容。雷锋望着胸前的红领巾,兴奋得满脸是笑。辅导员讲解队旗、红领巾的意义,告诉大家如何做个好队员。雷锋专心地听着,字字句句记在心头。他抚摸着红领巾,晓得这红领中是革命先烈的鲜血染红的。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还有许许多多不知姓名的英雄,是他们英勇奋斗,流血牲牲,才换来了今天的幸福。雷锋穿着人民政府给他做的白衬衫,每天都戴着红领巾去上学。放学回家,总是把红领中叠起来放进书包里,绝不让一点脏东西沾在红领中上。有一次,雷锋看到一个队员把红领中弄脏了,便上前替他解下来,到塘边洗干净,使这个同学非常感动。在雷锋的影响、带动下,他们中队队员戴的红领中,总是那样鲜红,那样整洁。

这年冬天,湖南整修南洞庭湖,省政府号召全省人民支援重点建设。雷锋是个孤儿,吃穿、学费都靠乡政府供给,不可能有钱粮捐献。可他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编织草鞋,一双一双送往乡政府,表达他对祖国建设事业的爱,对整修南洞庭湖民工的情。

1955年上学期,雷锋转到离家较近的荷叶坝完小(今雷锋学校)。当时这所小学还没有建立少先队组织。他刚一跨进校门,同学们就被他胸前飘动的红领巾吸引住了。

有的同学没有见过红领巾,问他脖子上围的是什么?“红领巾,少先队员的标志!”当他这样回答的时候,想到自己是这所学校唯一的少先队员,各方面应该做得更好,真正起到一个少先队员的模范作用。每天,雷锋都比别的同学早到校,提着水桶到塘边打水,把黑板、桌凳擦得干干净净,然后又给校园的花坛浇水、拔草。同学们称赞说:真不愧是个戴红领巾的学生!不久,荷叶坝小学也建队了。雷锋被选为大队委员,担任旗手。

“六一”儿童节到了,学校少先队组织外出过队日,雷锋高举队旗走在队伍前面,不巧途中下雨,他惟恐“用革命先烈鲜血染成的”队旗被淋湿,便急忙脱厂衣服包住队旗。他们步行几十里,来到毛主席早期革命活动纪念地---长沙岳麓山上的“爱晚亭”,接着又到了湖南烈士公园。在这里,雷锋情不自禁地朗诵起他心爱的诗句:

我们新中国的儿童,

我们新少年的先锋,

团结起来,

继承着我们的父兄,

不怕艰难,不怕担子重,

为了新中国的建设而奋斗,

学习伟大的领袖毛泽东!

……

下学期,学校根据上级部署,在师生中开展学普通话活动。湖南人学讲普通话,难度很大,初学时夹杂湖南方言口音,怪腔怪调,听起来令人啼笑皆非,不少人不愿学。雷锋学得很积极,并同谢迪安等几名同班同学商议,勇敢带头学习,大胆当众对话,带动全校掀起学习高潮。学校举行普通话竞赛时,雷锋上台朗诵了《四季生产歌》:“和风迎面吹,花开蝴蝶飞,麦苗儿绿绿,桑草长的美……”获得了掌声和奖励。大家都说雷锋学普通话最热心、最积极。

雷锋寄居在堂叔家里上学读书,生活上遇到的困难很多,经常要自己做饭吃。他饥一顿饱一顿地坚持上学读书,实在不容易。更为可贵的是,他不仅自己学习好,还不遗余力地关心他入。同班同学朱海涛不爱学习,听课懒散,作业马虎,经常受到老师批评,仍不改正。雷锋想尽办法帮助他,多次绕道陪他回家,一路上谈心,勉励他好好学习,终于使他逐步成为班上的好学生,加入了少先队。女同学彭淑华生病,几天没上学,雷锋组织少先队员登门看望;耽搁的课程,亲自帮助补课。学校门前的荷叶坝上,架着又长又窄的石板桥,每逢刮风下雨,桥下水大流急,有些同学不敢过。每当这时,雷锋都主动到石板桥边接送同学,年幼的同学他总是一个一个背过桥去。一天,雷锋上学看见一位双目失明的老人在山坡上摸索着砍柴,突然脚踩空了,摔倒在地。雷锋急忙上前扶起这位没儿没女的孤独老人,从此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帮助老人砍柴、担水、说说话。乡亲们看到雷锋如此尊老爱幼,乐于助人,都夸他是个热心的孩子。

1955年夏天,在农业合作化高潮中,雷锋主动把土改时分得的二亩四分田全部入了社,从此,农业社就成了他的家。社里开展扫盲运动时,他积极帮助社里办夜校,主动当了小教员。每天放学吃罢晚饭,他就去催促那些比自己大许多的“大学生”来上课。有人因操持家务,不能按时来上课,他就抽空儿上门去教。每当学校发动同学下田参加义务劳动时,他总是积极响应,站在最前列。帮助社里挖肥时,因工具少,他就卷起裤腿,跳进凼肥池里用手挖。夏天,禾苗生虫了,他利用课余时间,提着瓶子到田里去捉虫,晒得满头汗也不顾。困苦的生活使他深深懂得,应该爱惜农业社的每一颗粮食。

农业合作化头一年全乡农业生产获得了丰收。雷锋看到遍野金黄的稻穗把稻秆都压弯了,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开镰的日子到了,社员们开始了紧张的抢收。

一天下午,雷锋放学路过一片刚割完的稻田,发现这片田割得很毛糙,丢的四下都是稻穗子。他走进田里,弯腰捡呀,捡呀,捡了好一阵,才捡完一小片。

这片田是谁割的?这样粗心大意,不爱惜社里的粮食!雷锋生气地站起来,听到山弯那边传来一阵阵“哐嗵哐嗵”的打稻声。他急步走过去,看见一个熟悉的农民正有气无力地在田里打稻,溅得拌桶(打稻农具)四周都是稻粒子、稻穗子;一看这块田也收割得很粗糙,雷锋心里冒火了,怎能叫这个游手好闲的人糟踏集体的粮食!他奔到拌桶边,大声说:“不许你这样打稻,不许糟踏社里的粮食!”

“哼,你管的宽。”对方瞟了雷锋一眼,又拿起一把稻子打起来,照样打得稻粒子、稻穗子四处乱飞。

“住手,”雷锋挥手拦住了打稻人扬起的稻穗。

这时,一个社干部闻声赶来。雷锋当面揭发了这个游手好闲,不好好劳动的人。

雷锋一面刻苦读书,一面积极参加农业劳动,维护集体利益,受到了乡亲们称赞,说雷锋像一株挺拔的小松树,正在伸枝吐叶,茁壮成长。

1956年夏天,雷锋从荷叶坝小学毕业。他最信赖的老师、大队辅导员夏柳称赞他学习用功,工作积极,关心同学,尊敬老师,给他记“甲奖”一次。毕业后,有人希望他上中学,有人推荐他进工厂。当时因农业合作社进入高潮,农村广阔天地迫切需要知识青年参加建设,雷锋考虑农村建设的需要,在学校7月15日举行的毕业典礼上,他上台发言,毅然要求留在农村做个新式农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责任编辑:张弛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