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大城子镇张泉村第一书记季景书。今天,我宣讲的题目是《张泉达康有奔头》。
我是北京工业大学一名老师。去年,北京市委组织部选调我到农村当第一书记,做精准扶贫工作。
还记得2016年11月26号我第一次看到张泉村的情景,一条弯弯曲曲的山路通向村子,满山的积雪,石头房子,没有上下水、没有暖气。面对这样的贫困山村,精准扶贫工作到底该咋办,怎样才能让张泉老百姓富起来,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又是来镀金的吧?”
“你一个当老师的来我们这穷山沟能干啥?”
村民用怀疑的眼神打量着我这个第一书记,不信任写在脸上。我心里明白,要想让老百姓信服,就得干出个样儿来。
为了拉近同乡亲们的感情,我顶风冒雪,走东家,串西家,今天到赵大爷家炕上坐坐,摸一摸炕上凉不凉;明天又到李大妈家厨房看看,尝一尝锅里的饭菜香不香;后天又到王大哥家拉拉家常,问问年货都置办了没有,还缺啥短啥。就这样乡亲们和我成了无话不说的贴心朋友。没过多久,我就掌握了全村的基本情况,拿到了张泉村第一手资料。
有一次,我用自己的车送张大爷下山。他无意地说了句,“唉!啥时候能有条像样的路就好喽!”
“啥时候能有条像样的路”这句话深深地刺痛了我。对!必须修一条像样的路。老百姓的需求就是我工作的方向。
于是我和赵书记,三天两头往镇里、区里跑,找主管领导反映老百姓的诉求。那些日子我真是吃不香,睡不着,心里总在琢磨修路的事。直到有一天领导给我打电话说:“季书记,关于修路的事儿,您就甭跑啦,放心吧,天气一暖就动工。”我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儿。
村里要修路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那天,张大爷拉着我的手激动地说:“行啊,你这个第一书记,还真有两下子!”
修路的事儿有了着落,可另一件事儿,却让我怎么也高兴不起来。那是我刚来张泉村没多久,我发现红果树下掉落了成片的红果。我捧起一把,问和我一起上山的单哥。“这么多红果儿咋就不要了?”“不值钱,还不够瞎劳神呢!”单哥说。听完这话我心里真不是滋味,这么好的东西丢掉真是太可惜了。
我和赵书记商量如何“借船出海”,也就是咱们把村民家中不值钱的红果收上来,再找一个企业帮着深加工,最后把产品卖出去,这样不就挣到钱了吗?我动用了所有人脉帮我联系企业,天南海北地跑了好几家企业,鞠躬作揖,好话说尽。最终,浙江湖州的一个企业老板见我诚恳的样子,答应帮着我们进行红果深加工。
村民赵习礼是个养蜂专业户,可却总挣不到钱。我专门请来了农科院蜜蜂研究所专家,把他的蜂蜜加工成能吃的蜂蜜唇膏,一下子收入翻了好几番,乐得两口子合不拢嘴。
村民王军红两口子开了个农家院,做得一手好点心。我跟他俩商量,一起用核桃、板栗、红果和面粉捣鼓个点心,起名叫“核栗红”。连广告词我都给想好了,“要想红,请吃核栗红;吃了核栗红,您一定红!”
经过一番折腾,最后还请平谷旺旺食品加工厂代加工,生产“核栗红”雪米饼。再后来,又与河北兴隆、承德的厂家合作加工板栗仁、红果陈皮酒。就这样一个产品接一个产品的投放市场,但没有品牌,老百姓还是单打独斗的打不开市场。最后,我们决定注册村集体企业,把张泉老百姓种的核桃、板栗、红果加工的产品由公司统一销售。注册一个什么样的公司呢?那段时间,我碰到谁就问,帮我想个名字吧!
记得是一个周末,刚到家,媳妇儿就跟我聊热播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我嘴上没说,心想,我哪儿有心思和你聊电视剧呀!媳妇儿见我爱搭不理的,冲我说:“哼,你快了,你都快成李达康了!”“李达康”“达到小康”我的梦想不就是带领张泉老百姓达到小康吗?好,就叫达康。2017年5月18号,我从工商所拿到了“北京张泉达康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执照,那一刻我甭提有多高兴了。
接下来的日子,我投入了更多的精力,一心想把张泉达康经营好,怎样把这些年积攒的人脉、知识用在张泉达康产品的开发包装和营销上。
现在,我们已经生产出了24小时健康养生套装产品,统一为“张泉达康”品牌(早晨蜂蜜水+唇膏、上午饮用红果养身茶+板栗仁、下午养身茶+“核栗红”点心、晚上小米粥、睡觉前喝红果酒),让城里人从早到晚都能吃到我们张泉村没有污染的绿色食品。
来张泉村时间不长,但我却投入了太多的感情。在闲下来的时候,我触景生情写了一首《张泉赋》:张泉不远,京城百里;山路弯弯,时光渐慢;山青水甜,没有雾霾;昼见蓝天,夜数繁星;静心清肺,此为张泉。
我的梦想是就实现《张泉赋》里的景象:有一年四季的高端民宿旅游,山顶上蜿蜒的步行道,春天可以观赏满山盛开的映山红。夏天可以避暑纳凉数星星,秋天采摘核桃、板栗、红果,冬天静观雪景。我将不忘初心,不忘党交给我的任务,带张泉老百姓达到小康,这是我的责任也是义务,因为我是张泉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