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

摘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集中体现着党的宗旨。对于党的宗旨,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讲宗旨,讲了很多话,但说到底还是为人民服务这句话。”

“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党的谆谆教导和明确要求。在中央政治局就《共产党宣言》及其时代意义举行第五次集体学习时,总书记再一次强调,学习运用《共产党宣言》,就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更好增进人民福祉,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深刻诠释了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和根本政治立场,高度凝练概括了党领导人民革命、建设、改革的成功经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强大的价值信念支撑与不竭的动力源泉,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集中体现着党的宗旨和根本政治立场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集中体现着党的宗旨。对于党的宗旨,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讲宗旨,讲了很多话,但说到底还是为人民服务这句话。”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这就要求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的美好生活”不懈奋斗。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集中体现着党的根本政治立场。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坚持人民立场,就要求广大党员干部牢记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和党的群众路线,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同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就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集中体现着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社会历史观和价值观。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道理。”中国人民有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波澜壮阔的中华民族发展史是中国人民书写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国人民创造的。唯有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尊重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并自觉拜人民为师,从群众中汲取无穷的智慧和力量,才能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是完成新时代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中国共产党从成立时起,就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坚信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力量在人民,把为人民谋利益确定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和行为准则。在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我们共产党人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的标志,就是和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取得最密切的联系。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纵观我们党97年的光辉历程,不难发现,党之所以能够团结带领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我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之所以能够团结带领人民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之所以能够团结带领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就在于我们党不忘“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

责任编辑:张弛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