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2)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2)

摘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集中体现着党的宗旨。对于党的宗旨,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们讲宗旨,讲了很多话,但说到底还是为人民服务这句话。”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是中国共产党人肩负好新时代历史使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党要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把蓝图变成现实是一场新的长征,仍需攻克前进路上的“娄山关”“腊子口”,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越是如此,就越要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是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现实需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从历史兴替中得出的一条重要经验,也是治党治国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重大原则。今天,我国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影响力空前提高,越是这个时候,就越要做到居安思危,始终保持建党初期那种励精图治的奋斗精神,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切忌骄傲自满,不能忘记人民、脱离人民。要清醒地认识到,新形势下,党面临着长期、复杂、严峻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仍然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全党只有不忘初心,居安思危,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才能确保党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引领承载着13亿多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中华巨轮继续劈波斩浪、扬帆远航,顺利驶向充满希望的明天。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不是抽象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号召层面、止步于思想环节,而是要贯彻落实到治国理政全过程、经济社会发展各环节,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不断谱写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

——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发展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

——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健全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确保人民享有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真实的民主权利,让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性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

——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创作导向、研究导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让中华文明的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

——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牢固树立并全面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着力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使我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打铁必须自身硬。党要担负起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历史责任,必须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让“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风采更加充分地展示出来,确保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懈奋斗。

责任编辑:张弛校对:王梓辰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