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政治> 正文

柴宝勇:在比较中理解和坚持新型政党制度(3)

我原来做过一个中国共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的课题。在2013年的时候,我把因为什么因素来认可这个党从认知、情感、评价、行为四个维度进行分类,然后再设计问卷,最后进行一个分析。这里简单地给大家做一个呈现,就会发现我们在坚持和完善新型政党制度方面需要从几个方面去着手的一些问题。

我的这个问卷的对象是青年人,以大学生作为一个基本的样本。懂政治的人知道,青年的政治观念比较激进,大学生在青年当中也是比较激进的。所以我们可以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来分析我们的一些现状。

第一,大学生对政党政治的认同度比较强。那么,认同政党政治是什么?其实,我们可以把政党认同分为三个层次。首先你要认同政党政治,就是你认为在未来发展中政党在政治生活当中是不可替代的。大家认为在中国不存在这样一个问题,认为我们的执政党要长期执政,要带领我们走向一个又一个胜利。但是,在西方竞争性的政党中,这个问题是存在的。上世纪90年代,西方出现了一个明显的所谓政党衰落的论断。大家都认为这个政党有可能不能够代表我的利益了,然后政党认同度就下降了,大家分裂投票增多了,党员人数下降了,这叫政党的衰落。但是,我在做问卷调查的时候,发现在中国不存在这个问题,我们还是认为未来的民主政治的基本类型或者是政治体制的基本类型还是政党政治。

第二,大学生对政党制度的认同还是比较高的。我们做过一些问卷,按照西方政党的分类,展望一国政权的主要政党的数量多少,我们可以分为一党、两党和多党。但是,这种一党、两党、多党的分类方式不适合我们,我们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但是,我们回过头来思考这个问题,当理论不能分析实践的时候,你的分类不能囊括世界上所有的政党的时候,我们会反思是理论错了,而不是实践错了。所以,我们又从政党的内部结构关系去看,竞争性的、垄断性的、合作性的,我们属于合作性的政党关系结构。这样的话,我们再去问学生,我们的现行政党制度是不是符合我们的国情,我们得出的一个基本结论是什么呢?就是大部分的学生对我们的政党制度是非常认可的。

第三,大学生对执政党的认同度比较高,对参政党的认同度明显比较低。大学生对执政党的效能,包括意识形态还是比较认可,但是对于民主党派的认可度比较低。很多学生不知道我们有几个民主党派,不仅仅是学生,甚至是我们的政治学或者其他学科的教授们,都能够把八个民主党派按照顺序说出来吗?我估计也不会太多。能够说出民主党派的指导思想、民主党派的领导人的,肯定就更少了。

第四,你为什么要加入共产党?这里面有很多比如说历史的因素、意识形态的要素、领袖的要素,甚至还有工具性的要素。而其中,带来好处的功利主义的选择占了23.4%,比例最高。所以我写了一篇文章叫《理性与功利:当代大学生政党认同的特征与现状》。大学生在政党认同这个问题上非常理性,但也非常功利。所以,这个问题实际上对我们坚持和完善新型政党制度具有认识基础的作用。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其实原因很简单。第一,改革开放以后,经济的全球化,包括国际形势的变化、国情的变化,对我们的政党制度、政党认同提出了非常严峻的挑战。比如说,意识形态相对多元,冲击了我们认同的意识形态基础。政治民主化的过程是一个政治世俗化和民主化相伴相生的过程。政治世俗化的过程意味着我们更多地以利益作为参与政治的一种动力,而不再盲目地相信某种价值理念或者信仰。而政治民主化的过程使得公民也好,青年也好,越来越相信自己的公民权利,越来越多地对政府的权力可能保有一些警惕,这就使认同教育的难度加大了。第二,新兴阶层的出现、利益集团的分化冲击了我们的社会基础和阶级基础。现在有这么多的社会阶层,工作做起来肯定比以前要复杂得多、困难得多,而且各个阶层的需求跟以前也有明显的不同。70后的农民工,需求可能很简单,他们就想到城市打工,然后回到农村给孩子盖房子、娶媳妇。但是,现在姑且不论90后、00后有没有农民工,如果有的话,他们的要求、权利诉求其实跟上一代已经完全不一样了。第三,社会经济的发展提升了我们对政党的期望值。如果政党不能持续满足这种期望,也会对我们的组织认同和绩效认同产生影响。第四,社会转型期矛盾的加剧,也将对中国共产党的政党组织产生重大的影响。比如说腐败问题。反腐败到底是巩固了认同还是削弱了认同?从长期来看,我认为肯定会巩固我们的新型政党制度、巩固我们的认同。但是从短期来看,我认为还要从不同阶层、不同群体对腐败的认知角度去看,可能对不同阶层来讲是不一样的。

三、进一步坚持和完善新型政党制度

新型政党制度完善的一个基本前提是全面加强党的领导,这肯定是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全面指的是领域和方面。工农商学兵,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国防各个方面,这是全面的、立体化的。加强指的是向度和力度。以前,领导弱了,现在一定要强起来。领导指的是方式和方法。领导要跟执政区别开来,领导指的是总揽各方。基层组织的党建一定要处理好,做好党建工作的“加减乘除”。“加”是什么?指的是要有抓手。党建+互联网、党建+社工,党建+……。“乘”是什么?指的是要发挥合力,要引导各个组织团结在我们的周围。“减”和“除”是什么?指我们党,尤其是对基层来讲,在某些领域,要有所为有所不为,要注意领导和执政的区别。

那么具体如何完善新型政党制度呢?我还是回归到政党认同形成基础的四个方面:意识形态的认同、组织的认同、领袖的认同、绩效的认同。其实,我们的民主党派、共青团组织都可以从这几个维度去思考。

第一个方面,强化意识形态的认同。首先,我们要建立一个适度包容开放的意识形态系统,增强党的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因为我们的政党性质、政党与国家的关系、长期执政,这些特征决定了我们要构建一个包容开放的意识形态。但是,包容开放也要适度包容开放,有的时候无所不包可能也有问题,就像西方意识形态的中间化、兼容化所带来的深层次的认同危机是一样的。而且我始终认为,我们的政党意识形态不仅仅是政党的一种意识形态。因为我们是这样一种体制,我们是长期执政的政党,我们的政党意识形态在某种意义上对国家的意识形态、社会的意识形态是具有重合和引导作用的。

现在,进入新时代,我们有了一个新的指导思想,某种意义上来讲,也可以说是一个新的政党的意识形态的载体,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当然,我们还要处理好意识形态的科学性、包容性、实践性,就是它一定要回答实践所提出的问题,跟实践具有互动性。这个意识形态很重要。曾经有一个西方的教授到中国来讲学,他就说柴教授,中国的实践做得这么好了,为什么你们还要抱着一个所谓的过时的政党的意识形态不放呢?我一向特别反对阴谋论者,但是他在问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不禁也要怀疑他的动机。我还是认为,未来大国的崛起不仅仅是经济、科技的崛起,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连接的意识形态的崛起。反过来讲,前苏联为什么会解体?其实跟它放弃自己的意识形态有很大的关系,这是有证据证明的。而且意识形态也好,信仰教育也好,其实对我们个人来讲也有很大的作用。那些贪官们反思的时候都会反思到放松了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

前段时间我重读了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还是很有感触的。个人的修养、理念的坚持并不会随着知识的增多、职位的增高而自然提高,需要持续不断地去修炼。对于青年、公众来讲,意识形态教育就是要让他们认可我们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在北京大学座谈时讲过一个“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八字真经。后来我们搞了一个活动,就是如何让青年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当时就谈了这样几点:第一点,现在社会思潮多元,首先不能把板子打在青年身上,说你们为什么不信?其次,也不能把板子打在高校身上,说你们为什么不管?我认为,这是社会转型期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必然的附属品。它需要我们的政党、政府、社会整体发力去解决这些问题。

如果从政党的角度去着力的话,让公众在理性和功利的前提下认可我们的意识形态、认可我们的价值理念。我认为要实现三步走。首先是实现利益代表,巩固价值认同的经济基础。无论是党也好、团也好,还是其他社会组织也好,你要问一问它是不是在政策上真正代表了所谓代表的整合利益。他认可了你能代表他的利益,他才会认可你的价值观。其次,要扩大政治参与,创造意识形态认同的制度前提。毫无疑问,在一个政治组织当中,我们都是有个人体验的。你的参与感越强,对制度的认同感、对组织的认同感、对组织文化的认同感也会越强。国家也是如此。最后,在价值观和意识形态认同方面,应该塑造一种理智的氛围。首先,我们要自信,要包容。其次,我们要示范和践行。由于封建文化传统的不良影响,中国在意识形态领域最不好的一个事情就是政治语言的腐败,说一套做一套,尤其是官员的示范和践行问题,我觉得很重要。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如果意识形态没有正反馈的话,就很难把意识形态在全社会树立起来。第三,要低调和平实。意识形态方面的教育一定要低调,要平实。

第二个方面,组织的认同。在组织建设方面,尤其是作为执政党来讲,我们的包容性比较强,但是我们的纯洁性是不是相对地降低了呢?现在我们党也意识到了这些问题,意识到党员数量的多少跟党的战斗力并不是成正比的,所以我们现在也在研究党员规模的适度、遴选党员的标准、党员的清退制度等。其实,我研究政党认同的一个最直接的认识是什么呢?就是认同一个政党,认同它的价值观,认同它的意识形态是最稳固最持久的基础,其他的都不够稳固和持久。所以,我们衡量一个好党员的标准,最重要的是他是不是认可我们的价值观,我认为这才是更重要的。我们党要加强集中统一,当然也要适度的民主性,民主和权威是一体两面。在这样的氛围下,我们的党员才会对党组织有深层的认同。所以,基层组织建设要加强,原来我们党有一个词叫“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共青团或其他群团组织为什么要改革?就是要解决“四化”——贵族化、机关化、行政化、娱乐化。还有“高位截瘫”问题,什么叫“高位截瘫”?比如,在中央机构非常庞大,到地方就没有什么人了,越到地方做基层工作的团员、团干部就越少,这就是“高位截瘫”。我们再反思一下,其实我们党的基层组织也有类似的现象。到农村的基层党组织中去看一看,党员的管理、基层党组织的设立都存在很多问题。而这些恰恰是我们政党的组织细胞和基础。对于怎么去细抓党建?我曾经去扬州做过调研,有一些案例,因为时间关系这里就不跟大家分享了。另外,机关党建要突出抓规范,因为机关党建有很强的操作规范;社区党建要抓保障,因为社区缺钱缺人;非公企业党建突出要抓效果;社会组织党建要引领;新兴领域党建要融合。尤其是新兴领域,新兴群体出现之后,我们党应该把新兴群体的党建问题通过利益表达的形式,通过制度性的渠道把它反映上来。当然,反腐败也是组织认同的一个重大方面,要建构一个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环境。   

第三个方面,领袖的认同。要强化“四个意识”,强调核心意识,强化政党领袖的魅力。我们想一想中国共产党老一辈的领袖认同,其实跟政党的认同是紧密捆绑在一起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非常提防西方有些人去诋毁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因为一旦诋毁他,就会对我们整个政党产生很大的影响。在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要强调党的政治建设,要保证全党服从中央,坚持党中央权威集中统一领导,要反对个人主义、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好人主义,反对宗派主义、圈子主义、码头文化。

第四个方面,绩效的认同。我们一定要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的获得感。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大党都号称是代表了全体国民利益的。但是,怎么样去衡量?我认为还是从政策上去衡量。党的十九大提出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产生了转变,因此我个人判断,有可能我们在政策上也会有一些转变,有可能由以前所谓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可能转到公平优先兼顾效率,这实际上是我们延续绩效认同的一个依据。

最后,新型政党制度,我给它做了一个论断,叫作有根、有魂、有能。有根,即它是基于我们的历史文化传统、历史发展、理论逻辑所产生的,在中国的土壤上产生的。有魂,即我们是有着先进的理论和文化做指导的。有能,指的是新型政党制度是有着很好的治理绩效的。所以,新型政党制度要强其根、聚其魂、用其能。当然,我们也要进一步完善党纪监督、政党协商这些制度。在多党竞争的情况下,实际上它天然存在一个反对党,政党有一种压力。在新型政党制度下,我们的政党要时刻提醒自己自省,构建一个多方面的监督系统,这是新型政党制度建设的重中之重。

以上就是我与大家交流的主要问题。时间关系,有些问题没有展开;时间关系,可能有些问题没有表达清楚。不对的地方,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根据宣讲家网报告整理编辑,

未经许可,不得印刷、出版,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李荣丽校对:张凌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