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不信蓝天唤不回——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及经验

【2018-06】不信蓝天唤不回——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及经验

2017年是“大气十条”的收官之年。由北京市牵头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系列指示精神,以改善区域大气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解决大气环境领域突出问题为重点,充分发挥协作机制作用,通过强力推进治理工程,转变发展方式、优化能源结构、加快产业升级,推动区域各省(区)市全面完成“大气十条”各项指标。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五大战役

2017年,区域七省区市按照《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和《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要求,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共同加强重点领域大气污染治理,空气质量改善成效显著。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七省区市70个城市PM2.5年均浓度为55微克/立方米,与2016年同比下降11.5%,与2013年同比下降37.2%(按照2013年开展监测的41城市计算)。京津冀三地PM2.5年均浓度为64微克/立方米,与2016年同比下降9.9%,与2013年同比下降39.6%。其中,北京市PM2.5年均浓度为5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0.5%,比2013年下降32微克/立方米,降幅达到35.6%。北京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62.1%,比2016年增加28天,重污染日减少16天。2017年SO2年均浓度为8微克/立方米,首次降至个位数。此外,区域内七省区市2017年PM10、SO2和NO2的年均浓度分别为102微克/立方米、28微克/立方米和39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别下降9.8%、22.7%和基本持平,与2013年同比分别下降25.0%、51.1%和4.0%。区域内70个城市平均空气重污染天数明显下降,区域空气质量继续呈现整体改善趋势。

一是持续推进落后产能淘汰。全年共完成淘汰炼铁产能2537万吨、炼钢4151万吨、焦炭1028万吨、水泥444万吨、平板玻璃500万重量箱、燃煤发电353万千瓦。其中,河北省“6643”产能压减工程超额完成,全面实现了比2013年削减6000万吨钢铁、6100万吨水泥、4000万吨标煤、3600万重量箱玻璃产能的任务。河北全省31家“地条钢”企业全部取缔,4家钢铁“僵尸企业”全部出清,保定市钢铁产能全部退出。

二是不断强化燃煤污染治理。全年共完成现役煤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408台1.1亿千瓦,完成淘汰燃煤小锅炉10.5万台16万蒸吨。京津冀豫四省共完成压减燃煤1530万吨,累计比2012年压减9100万吨。其中,“2+26”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包括北京,天津,河北省石家庄、唐山、廊坊、保定、沧州、衡水、邢台、邯郸,山西省太原、阳泉、长治、晋城,山东省济南、淄博、济宁、德州、聊城、滨州、菏泽,河南省郑州、开封、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积极推进农村“电代煤”和“气代煤”工作,全年共完成“电代煤”“气代煤”470多万户,削减散煤1000余万吨,京津保廊“无煤区”建设基本完成。北京市燃煤消费总量由2012年的2300万吨削减到600万吨以内,煤炭消费总量比2012年下降70%以上。

三是全面整治“散乱污”企业。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为重点,各地各级政府敢于较真、敢于碰硬、敢于担当,开展细致的摸排工作,全面开展“散乱污”企业清理整治行动。全年累计清理整顿涉气“散乱污”企业6.2万余家,地区空气质量明显改善。整治行动客观上刺激了生产要素的优化提升,形成了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强大外力,实现了区域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方共赢。

四是全面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控。全年淘汰黄标车、老旧车210.7万辆,完成加油站储油库油气回收改造2.2万座,推广新能源车52.08万辆,建设充电站2668座、充电桩5.87万个。“2+26”传输通道城市全面供应符合国六标准油品,车用汽柴油品质5年内由国四跃升到国六,普通柴油硫含量从2000ppm降至10ppm。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所有进口、销售和注册登记的轻型汽油车、轻型柴油客车、重型柴油车全面实施国家第五阶段排放标准,基本实现与欧美发达国家接轨。区域内加油站储油库的油气回收改造工作基本完成。

五是“最严环保执法”形成高压态势。区域内七省区市认真贯彻新《环境保护法》,不断加大环境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区域内环保“最严环保执法”成为常态,形成了打击涉气环境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大幅度提高了企业违法行为成本,对企业违法违规排污形成了巨大威慑。全年共立案查处违法案件9.3万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000余人,关停取缔违法企业3万余家,罚款金额共计41亿余元,同比分别增长340%、30%、170%和350%。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主要工作经验

一是深化区域联防联控、强化重点时段治理。2017年,区域联防联控协作范围不断扩大,合作内容不断升级。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重点治理城市由原来的“2+18”进一步扩展到“2+26”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全面实施火电、钢铁、石化、化工、有色、水泥以及锅炉等重点行业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严格执行环境保护部(以下简称“环保部”)新修订的钢铁、建材、有色、火电、锅炉、焦化等20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实现了重点地区环境标准体系的整体提升。形成成熟的“2+26”传输通道城市空气重污染应急联动机制,在统一重污染天气预警分级标准基础上,制定并完善应急预案、细化应急减排措施,按照环保部预测预警建议共同提前启动重污染应急,有效遏制了区域重污染天气对广大民众的影响。制定并实施《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成为首次针对重点时段的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治理方案。方案第一次提出了秋冬季大气质量改善目标,将量化任务具体到区、县层面,即“2+26”城市PM2.5平均浓度和重污染天数双双同比下降15%以上。2017年10月至2018年2月,“2+26”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7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0.4%,重点时段大气污染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效。

二是转变治理工作思路、探索科学工作模式。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协作小组不断适应新的工作要求,转变工作思路,努力探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新模式。通过加大化解过剩产能、全力削减燃煤消费、加强车油路整治、大力治理“散乱污”企业等措施,区域能源结构逐步从“污染”向“清洁”转变、产业结构逐步从“低端粗放”向“高端精细”升级。通过不断研究区域污染规律、积累治理经验,联防联控工作模式从系统抓好全年工作部署向精确抓好矛盾突出的重点时段、重点领域转变。通过探索重大活动期间常态化保障,实施区域联防联控长效化机制,重点时段空气质量保障从简单停限向科学调度、合理错峰模式转变。大气污染治理逐步摆脱了环保部门单打独斗的局面,建立了地方党委和政府及有关部门“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治理格局,各部门分工负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大气污染的新格局已初步形成。

三是加强政策协同导向、健全完善配套措施。中央各有关部门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2017年共出台支持区域大气污染治理政策文件30余项,为近三年最为密集的一年。这些政策覆盖大气污染治理相关的多个领域,多方共同发力、发挥协同效果,为区域大气污染治理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如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财政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10部门联合编制《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年)》,明确了清洁取暖的概念、技术路线选型、重点推进任务、支持政策等,为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工作提供了总体指导。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出台了《2017年钢铁去产能实施方案》《关于利用综合标准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的指导意见》《关于“2+26”城市部分工业行业2017—2018年秋冬季开展错峰生产的通知》《关于做好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医药企业2017—2018年采暖季错峰生产的通知》,政策协同导向格局初步形成。

四是加大治理资金支持、加快重大项目建设。中央财政2017年共支持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140多亿元,较去年增长超过60%,支持了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程、大气重点实验室建设、“清煤降氮”等项目的顺利实施。研究制定《关于北方地区清洁供暖价格政策的意见》,不断提升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电力和天然气保障能力。通过加大价格政策支持力度,综合运用峰谷价格、阶梯价格,降低“煤改气”“煤改电”运行成本,促进“2+26”城市加快推进清洁供暖进度。国家能源局牵头完成陕京四线、中卫-靖边联络线等多个天然气基础设施管网互联互通项目,进一步增强了全国天然气管网联通性和重点区域综合供应保障能力。锡林郭勒盟至山东、蒙西至天津南、榆横至潍坊特高压交流工程建成投产;山西盂县电厂至河北输电工程、陕北锦界府谷电厂扩建至河北南网输电工程均已核准,与配套外送电源同步投产。张北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北京房山至天津南蔡50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一批跨省跨区输电通道开工建设。组织开展了中央财政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工作,天津、石家庄、唐山、保定、廊坊等首批12个试点城市均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城市。开展区域大气重污染应对及成因治理攻关。环保部统筹各种技术力量,建立区域预测预报中心和覆盖区域、省、市三级空气重污染监测预测预警体系,基本实现了3天精准预报和7天潜势分析。环保部牵头组织多个部门、研究单位成立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针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秋冬季大气重污染成因、重点行业和污染物排放管控技术、居民健康防护等难题集中协作开展攻关,并组建28个专家团队,对“2+26”重点城市进行一对一跟踪研究、指导,取得初步研究成果。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坚决落实中央关于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工作部署,进一步拓展协作领域、拓展协作机制,推动实施更加科学、精准、有效的减排措施,持续改善区域空气质量,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郭浩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