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一生践行了自己的信仰”(3)

“他用一生践行了自己的信仰”(3)

家人、学生追忆郑德荣

摘要:20世纪80年代,郑德荣在全国第一个成立了毛泽东思想研究所,捍卫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20世纪90年代,国际社会风云动荡,一些人信仰动摇,认为马克思主义过时了。郑德荣秉笔直书,写下大量反驳文章,同时教育学生,无论时代风云如何变幻,理论工作者都要坚定自己的理想和信念

“学术上的任何瑕疵都混不过去”

郑德荣的住所是一处30多年前学校分给他的老房子,陈设简朴。举目四望,桌子上、书架上甚至床铺上,到处都是书。

学生们说,每次到老师家,他都在读书。有时学生在书店、图书馆找不到的资料,到老师家去找,十有八九可以找到。老师甚至能告诉他们,要查找的资料大致在书架的哪个位置、哪本书籍中,甚至指出在书中的哪个部分。

郑德荣常对学生说,广博的知识是一种潜在的能力,研究党史,不能只局限掌握党史知识,还必须掌握与之关联的中外近代史、现代史以及哲学、外语等。同时,必须占有第一手资料,才有发言权。

学生刘世华至今仍清晰记得,当年读郑老师博士时,最难的一门课就是文献阅读。郑德荣每次课都要求学生通读一个时期或者一个主题的文献,下一次课讨论。谁没有认真读,讨论时郑德荣马上可以发现,会被严厉批评。

郑德荣常对学生说:“离开严谨求实,不能称其为科学。”

郑德荣的孙子郑凯旋也从事党史研究,写了一篇党史方面的文章,想请爷爷简单修改一下。郑德荣看后,不客气地指出文章质量不高,提出了大量修改意见。经过数次修改后,郑德荣仍不满意,就逐字逐句修改,边改边给他讲述相关党史内容。就这样,本以为“三五天就能发表”的文章,一改就是半年,中间数易其稿。“学术上的任何瑕疵在爷爷那里都是混不过去的。”郑凯旋说。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