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3)

着力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3)

摘要: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个人道义,更是现代社会行为准则。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前提,是有效防范各类风险的重要条件,是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的坚实根基。

这种虚假社会实践证明不能开 

不久前,家住本社区的一名大学生找到笔者,要求社区给他出具一份参加社会实践的证明。“你没有在社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不能开这个证明的。”“不就是开个证明嘛,有这么难吗?”学生一脸不高兴。学生的父母都是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家庭经济十分拮据,孩子利用社会实践实习时间在外打零工补贴家用,眼看实习期要过了,没有社会实践证明就不能毕业。一家子的窘境确实令人同情,但这种弄虚作假的证明,社区怎么能开?

社区出具一份虚假的社会实践证明看似问题不大,但折射出的是学生、社区、学校三方的诚信缺失。没有在社区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却硬要社区出具证明,说明该学生置诚信如儿戏,将来走向社会又怎能以诚信为本?社区如果出于同情没有守住诚信底线为其出具虚假证明,作为最基层的社会组织,这一做法就是一种严重失职。学校如果不对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追踪调查,轻易采信学生提供的证明,就会让社会实践活动流于形式,更会助长学生弄虚作假投机取巧之心,贻害无穷。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关系深刻变化,人们的诚信意识和诚信观念遭遇严重考验。“老实人吃亏,取巧者得利”。在此社会思潮驱使下,越来越多违背诚信的现象开始显现,对人对社会危害极大,须高度重视严加治理。

笔者认为,首先要强化诚信教育和道德建设,大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要加强诚信法治建设,将社会诚信纳入法制轨道;第三是政府要以身作则,做诚信建设的模范。治理诚信缺失,率先垂范是关键,必须加大政务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力度,任何政府部门都要按照诚信原则来组织和建构,各级干部都应按诚信原则行使职权,政务公开,依法行政。

(作者:湖南桃江县松木塘镇桃锰社区 朱金良)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