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4)

着力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4)

摘要: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质,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个人道义,更是现代社会行为准则。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前提,是有效防范各类风险的重要条件,是国民经济正常运行的坚实根基。

诚信建设要法治更要德治 

今年4月份以来,某金融法人机构通过悬赏公告方式,对105户“老赖”实行强制依法催收,促使部分“老赖”与银行取得联系,归还贷款,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震慑作用。

不可否认,依法清收能够促使“老赖”在法律的震慑下“不情愿”偿还债务,被强制履行应有承诺。然而,笔者认为,只有把“要我守信”变为“我要守信”,才能够更好地维护社会环境,传承我国传统的美德。因此,诚信建设要“法治”更要“德治”。

教育为先。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开展诚信教育活动,通过公示的方式,从思想上打垮不诚信之人的心理防线。

依法惩治。通过法律手段,让“老赖”们出不了门,上不了飞机,做不了生意,达不到逍遥法外的目的。

以“德治”治根本。加强对青少年诚信思想教育,家长要为孩子做好诚信表率,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种下诚实守信的种子。同时,学校要强化诚信教育课目内容,引导在校学生树立良好的诚信观念。

维护社会诚信环境,需要公众的共同努力,需要人人都有诚实守信的观念,只有把“要我诚信”变为“我要诚信”,社会才能向文明发展方向进步。

(作者:山东巨野农商银行 田忠华)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