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岩:跟着习主席学国学之《诗经》(6)

摘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5000年的文明孕育了中国人谦逊、友善、豁达的民族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曾讲,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必须知道自己是谁,是从哪里来的,要到哪里去,想明白了、想对了,就要坚定不移朝着目标前进。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就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在此背景下,宣讲家网推出系列节目《跟着习主席学国学》,致力于让广大中国人能了解国学、喜欢国学,让中华优秀的文化基因一代又一代传承下去。本期节目,北方工业大学中文系主任王德岩从《诗经》出发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的国学讲解。

第一段写周文王从天命,建立新王朝,周文王这个时候已经被他的子民当做神灵了,所以是“文王在上,於昭於天。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下面我们具体解释。帝命不时的“不时”不是语气词,实际上说的是,周文王从天命。

第二段写周文王兴国,福泽子孙、宗族,而子孙百代得享福禄荣耀。“亹亹文王”说的是周文王非常勤勉,他的美好的名声永远不会停止,一直在流传。

第三段写周王朝之所以兴盛,是因为聚集、培养了众多人才。“思皇多士,生此王国”,这句是说很多非常好的人才都生长在这样的王国之中。“王国克生,维周之桢”,这句的意思是这些人才,成长起来后,成为了周的栋梁。“济济多士,文王以宁”,这句的意思是有非常多的人才,周文王非常安心。

第四段写的是文王兴周是天命所系,殷商子孙归周邦。殷商后裔多又多,何止亿万。天帝既已降意旨,他们就臣服于周邦。

第五段的意思是天命无常,周文王反思总结了周之所以兴盛立国的经验,并且不断总结前朝亡国的教训。

责任编辑:李天翼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