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敏俐:我们应该了解的《诗经》

摘要:我国古代大教育孔子在《礼记·经解》中提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即是说到了一个国家,就能了解当地的教育水平,如果人人都温柔敦厚,那应当是受到了《诗经》的教化。“诗教”这一说法在古代被继承下来,成为一个特定的概念。在孔子看来,诗经具有特别重要的教育价值,也在民众的风俗教化当中发挥着重大作用。

赵敏俐

赵敏俐 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诗经学会副会长

点击观看视频分段一

点击观看视频分段二

我今天给大家讲的题目是《<诗经>与诗教》。我先对题目作一个解释。

什么是诗教?从字面意义上看,“诗教”指的是诗的教育。最早专门指《诗经》的教育,特别强调《诗经》对人的教化作用。中国古代有一部重要的著作叫《礼记》,《礼记·经解》中引用了孔子的一句话:“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这个说法从古到今继承下来,成为了一个特指的概念。

唐代诗人皎然在《答苏州韦应物郎中》这首诗里说:“诗教殆沦缺,庸音互相倾。忽观风骚韵,会我夙昔情。”这里的诗教指的是《诗经》的教育。宋代著名诗人梅尧臣的诗里也提到过“诗教始《二南》,皆著贤圣迹。后世竟翦裁,破碎随刀尺”。《二南》是《诗经》中的《周南》和《召南》,“诗教始《二南》”就是说“诗教”是从《诗经》开始的。作者认为《诗经》里描写的都是圣贤的事迹,值得后世去学习,只可惜后代的人在这方面做得不够,所以他说“后世竟翦裁,破碎随刀尺”。

在中国古代,《诗经》是被当作中国文学的典范来看待的。宋代以后,“诗教”的说法开始逐渐泛化,泛指关于诗的教育。这种变化与《诗经》有直接的传承关系,因为中国诗歌的源头就是《诗经》。

责任编辑:杨雪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