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45岁,1973年6月出生在通州南部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村庄,是地地道道土生土长的“原生态”通州人。我亲耳听过爷爷讲他那一代“想起来就不寒而栗”的悲苦岁月的故事,亲眼目睹了父辈那一代“风风火火满腔热血迎改革”的壮美画面,又亲身经历和见证了改革开放后翻天覆地的巨变。
祈梦:听爷爷的故事,回忆艰苦的岁月
记忆中最深刻的画面就是,在昏暗的煤油灯下,爷爷整天坐在厨房的灶台旁,粗糙的双手上布满了一条条一道道深深的裂口,棕黑色的血液已经干涸凝结在裂口深处。他一刻不停歇地把一堆堆高粱穗做成一把把笤帚和炊秫,等到深夜两点钟,爷爷和年仅十几岁的父亲把笤帚和炊秫装在一辆木制独轮手推车上,顶着星星月亮,两人轮换着推着二百斤重的小车,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上100多公里的路程,到香山去卖,一把笤帚一毛钱,一把炊秫几分钱,一车也不到十元钱。饿了,吃一块玉米面饼子,渴了,喝几口生冷的机井水,直到傍晚时分,卖完货物,两人再推着小车,疲惫不堪地往回赶路,到家时,早已是夜深人静。尽管爷爷已不止一次地给我讲这个故事,可每讲一次,他都忍不住连声哀叹,眼里泪花闪闪。他总是喃喃细语:“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儿啊!我们都穷怕了!”不想回忆,却永远不能忘记,“过去”仍历历在目,刻骨铭心。“穷苦”是我打记事起最深的感受。
筑梦:沐浴改革开放的春风,父辈们如火如荼的光辉岁月
1980年,我上小学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吹进了我们农村。农民们迎来了期盼已久的“春天”。
父亲当时是村里的生产队队长,后来又担任村支部书记。每天天不亮,早已不见他的人影,晚上万家灯火时,还不见他回家的身影。村里的“大喇叭”里时常传出他嘹亮震耳的号召声,他带领村民们开荒地、修水渠、挖鱼池、种果林,到县里(当时通州的县城叫通县)请师傅,在村里建工厂,童车厂、砖瓦厂、铜线加工厂,我们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标杆”村。村民们早晚在自家的田地里耕种,平日,在村办的工厂里“挣工资”。农民们不仅有吃不完的粮食,手里还有每月进账的“零花钱”。时常听父亲激动兴奋地和母亲说,谁家又是“万元户”了,乡里开大会又表扬父亲和我们村了。总感觉,那时父亲有使不完的劲,干不完的活。他总是豪情万丈地说:“党给了咱们好政策,不可劲实干对得起谁?农民的好日子来了,咱们可得好好珍惜!”
随着时间的推移,改革开放的成果越来越明显。村里家家户户是整齐明亮的砖瓦房,过去如凤毛麟角的电视早已不是什么稀罕物,电脑、互联网、汽车,成了寻常百姓家的家常便饭。这两年,在党和政府的阳光普照下,村里进行了整体环境提升,明亮的路灯、平坦的马路、天然气入户取暖做饭,村外村内绿树成林,“天然氧吧”近在咫尺,农村城市化的步伐,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舒适,幸福指数直线上升。
圆梦:新时期的新一代,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作为一名社区工作者,一名共产党员,和老一辈比,我是幸运的、幸福的。爷爷那一辈的祈盼已经梦想成真,品尝着父亲这辈人创造的甜美硕果,我是改革开放的见证者、受益者,更是未来国家建设的实践者。
我亲身感受了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的场景。五星红旗冉冉升起的时候,亿万人民载歌载舞,祖国大地上下一片欢腾,我能强烈地感受到那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紧接着,1999年澳门回归,中华民族洗雪百年耻辱,祖国统一大业向前迈了一大步。祖国五十年华诞,我更是荣幸地作为代表,亲自到天安门广场观看现场庆典,这让我无比自豪骄傲,她已成为我永恒的记忆。2008年奥运会的胜利召开,让中国成为世界的焦点。祖国的变化日新月异,突飞猛进,她犹如一条腾飞的巨龙,让世人震撼,她好似一位巨人,傲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岁月的长河日夜奔腾流淌,弹指之间,40年已过去,回想过去让我更加坚定,更加清楚地看到了自己的成长轨迹和收获。回忆是为了什么?是为了铭记历史,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仰望星空。回首过去,展望未来,让我充满信心,更加坚定地以撸起袖子加油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决心和干劲,建设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国家。
40年对于历史长河来说,不过是浪花一朵、短暂一刻,但在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与进步中,却是最耀眼、最绚烂、最壮丽的华章。我很欣慰,我可以见证改革开放的辉煌成就,切身感受到改革开放给我们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愿改革开放继续积极稳妥地顺利进行,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幸福!愿我们的祖国永远繁荣富强!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