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汤山绽放电脑花

小汤山绽放电脑花

——我与全国首个乡级电脑计算站的故事

摘要:这段往事已经过去30多年了,至今仍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真是刻骨铭心啊!正值庆祝“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时,我撰作此文以资纪念,看到现在祖国盛世,新时代沧桑巨变,深感“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看今朝心潮逐浪高。”

1984年元月,我被任命为中共北京市昌平县小汤山乡党委书记。

良好开端,开启先河。此前,我在“北京市计算中心”,又名“北京国际经济信息中心”工作。据我所知,此单位为1976年底中国政府接受联合国计划开发署经济援助并与之合作的第一个项目,即对方出资670万美元,用于购置大型电子计算机(美国B6810型机等)和培训中方电脑管理、软件、硬件人员,中方在北京建一座计算机大楼。此项目用于帮助中国推广使用电子计算机,用于国民经济的数据处理和科学计算方面。当时我任电脑程序员,具体做北京市统计局国民经济统计报表,先编制应用程序,再根据统计局提供的数据在计算机中运算,最后计算打印出各种统计报表。真可谓:“久旱逢甘雨”,“春回云物秀”。

使命艰巨,群情振奋。“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是年初,北京市开始在城区机关推广使用电子计算机。有一次,市农办张进霖主任对我说,希望发挥专长,在小汤山乡率先使用计算机,起到示范带头作用。不久,市委主管农业的领导见到我,也表达了这样的嘱托。我即向县委领导作了汇报,并向乡党委领导班子作了传达,得到领导和同志们的一致响应和支持。“每临大事需大勇”,于是,我受命后立即精神抖擞地投入这项重要的工作。

经过调研后我确定选购北京市计算机二厂生产的“长城”牌微机。我到该厂与厂长会谈,希望提供优质而低于出厂价格的电脑,贵厂长很支持,答应此产品价格为四万元。

困难拦路,有如神助。当时小汤山乡工副业发展较慢,经济条件差,四万元可不是小数,确实拿不出来。怎么办?我只有另辟他径了。

有一个机会,我见到时任北京市主管工业的副市长,我汇报了市里要求小汤山乡欲率先使用电脑之事,但资金困难,恳请领导支持。副市长很快在我写的请示报告上批示,将购置的电脑由四万元优惠成两万元。与此同时,我又分别给时任市科委主任、昌平县委书记写报告请求各支持两万元,不久也荣幸获准。  

我们在乡机关腾出了一间屋子做计算机机房,并培养一个年轻而且文化程度较高的机关工作人员小王做电脑操作员。

大胆尝试,效果喜人。1984年4月,小汤山乡电脑计算站建成了。我们选择的应用项目在农业方面,具体项目是对于不同农业粮食等作物的播种量计算、肥料配比配方、产量预测、农业生产统计报表等。

我们先把每个项目用计算机语言编成应用程序,然后输入相应的数据,经过电脑的运算,就显示并打印出所得的结果报表来。当我们拿到每个项目的结果报表,看着这些准确而科学的数字时,都喜出望外、拍手叫好。有的同志兴奋地说:“敢情电脑有这么神奇呐!”特别是农业生产统计报表,表格类多、内容复杂、数据量大,如人工计算得若干天的时间,而且经常出错改错。这次让电脑计算,很快就出结果,而且很准确,当然事先要求输入的数据必须准确无误。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媒体宣传,示范带动。“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我们及时将电脑计算站的建成及初步应用成果向县委、县政府作了汇报。很快,县广播站记者就来电脑站进行采访,县广播站红色电波响彻昌平大地、传遍千家万户。很快,《北京日报》(郊区版)记者闻讯赶来采访,他们向当时国家主管部门的四机部计算机总局报告并询问,现在北京市昌平县小汤山乡电子计算机站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出成果,那么此站在全国乡级电子计算机站能排第几位?当时主管同志答复说,据我们了解这在全国当属首例。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这条新闻像春风一样吹遍了京城。很快,有很多市里、各区县、昌平县内的机关、事业单位等各方人士足有数百人之多,纷纷到小汤山乡电脑计算站实地参观、学习、考察(包括北京市社科院经济所的专家学者),大家都表示很受鼓舞、很受启发,表示要积极相应市里推广使用计算机的要求,学习借鉴小汤山乡的做法和经验,跟上时代步伐,要落实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把本单位的计算机推广应用工作抓起来,提高机关办公自动化程度,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科学化水平,提高科学研究手段。后来,有不少外埠同志到小汤山乡参观电脑计算站,或以电话、通信的方式了解情况。总之,“小汤山乡电脑模式”在全市乃至全国产生相当广泛的影响,对宣传、普及、推广使用电子计算机“飞入寻常百姓家”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真可谓:“一花引来万花开。”“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

“人道洛阳花似锦。”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专门对我进行了采访,问了几个问题:第一,你们为什么要率先建立电脑计算站;第二,你们怎么克服困难建立起建立电脑计算站;第三,你们在哪些方面应用电子计算机,取得了哪些效果……我一一简要做了回答。该台将这次采访的录音向全国进行专题广播。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1984年10月1日早晨,中央电视台《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5周年》专题节目中,播出了我国各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真是异彩纷呈、令人振奋,其中一条就是“北京市昌平县小汤山乡电子计算机站建成并投入使用出成果”的音像。

大概在这年底,香港一家杂志给我来函,称“陆奇先生已被我杂志选入1984年度中国大陆100名有成就人物,请填写简介表,准备刊登宣传”,但我不明此杂志的政治背景,又加之工作繁忙,故无暇顾及。

这段往事已经过去30多年了,至今仍然历历在目、记忆犹新,真是刻骨铭心啊!正值庆祝“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之时,我撰作此文以资纪念,看到现在祖国盛世,新时代沧桑巨变,深感“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看今朝心潮逐浪高。”

责任编辑:王妗校对:张弛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