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生态兴”托举“文明兴”的基本内涵(2)

新时代“生态兴”托举“文明兴”的基本内涵(2)

摘要:我们一定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强化“四个意识”、“四个自信”,增强使命担当,“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给子孙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家园,赢得永续发展的美好未来!

纵览人类文明发展进程,总能看到这样的教训:人们为了获得耕地,而毁灭了森林,但是,他们没有想到,这里最终成了不毛之地;当人们为了生活把山上的树林砍光用尽之后,却没有预料到,他们不仅毁掉了畜牧业的根基,而且导致了洪水的泛滥。而这种灾难的根源就在于人的非理性的活动。这就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破坏自然就是损害人类自己,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只有把人的价值和自然规律统一起来,才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共同发展。正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的那样:“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

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论述在矛盾中找到了统一之法,在对立中找到了转化之机,在两难中找到了双赢之路,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人类的发展与自然资源的利用之间矛盾的深刻认识,凸显了他对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观点的灵活运用的辩证思维。

党中央提出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改善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正是这一思想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我们必须顺应发展大势,深刻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精深内涵,坚决摒弃“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严格落实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基本要求,实现保护与治理并重、建设与绿化同步、经济与生态协调的多赢局面。

四、“生态兴”托举“文明兴”的系统性

生态问题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是一个社会问题、政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与全过程,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来操作。从中可以看出,坚持系统和协同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建设和发展生态文明的重要思路。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我们必须具有一种大生态系统意识,统筹好人口、资源、能源、生态、环境和防灾减灾等方面的工作。

2015年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首次提出“绿色化”概念,并将其与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并列。这说明,“绿色化”业已成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新任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这说明,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成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治理交织在一起的综合性问题,成为衡量“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否全面、协调的重要内容。

“绿色化”这个词并非一个凭空造出的概念。早在1949年,《人民日报》就有一篇关于介绍苏联“绿色化”的文章,在那里,这个词的意思就是指“植树造林、绿化”;进入90年代以后,这个词则开始被用在食品、生态农业等领域,表示有机、无公害等概念;再后来,这个词开始被用在建筑、化工、制造业、工程管理等领域,环保、生态友好的理念开始融入到这些领域。这进一步表明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系统用力、系统筹划、系统组织实施。

我们一定要清醒认识到,实现美丽中国梦就是要通过生态现代化促进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即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中,最终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繁荣、社会稳定、生态秀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五、“生态兴”托举“文明兴”的变革性

“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烛炬,而是一只由我们暂时拿着的火把;我们一定要把它燃得十分光明辉煌,然后交给下一代的人们”。这是一代文豪萧伯纳对文明传承最为传神的比喻。文明的传承,始于观念的改变。对于生态文明,同样如此。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

当今中国,多年经济高速增长铸就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奇迹”,也积累了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其中,一个突出矛盾和问题就是资源环境承载力逼近极限。种种情况表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瓶颈制约是资源环境,最大“心头之患”也是资源环境。改变这种情况,需要变革。变革需要科学理念引领。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和战略全局的高度,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将绿色发展作为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个重要理念,作为今后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理念,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绿色发展理念必然引发绿色变革。绿色变革也必然是一个吐故纳新、以新应新的过程。这要求我们必须遵循绿色发展指挥棒的信号引领,让“信号灯”亮起来,自觉对标校表,避免发展航向偏离或迷失。对不适应、不适合甚至违背绿色发展理念的认识要立即纠正、行为要坚决制止、做法要彻底摒弃。同时,我们还要看到,绿色发展是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方向,已成为各国竞相追逐的潮流和趋势。我们应从总体上谋划绿色转型,主动对接“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大力推进供给侧改革,推动绿色、智慧技术研发应用,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产业、新产品,发展新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我们要通过积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让生产力在绿色变革中获得新动能、实现新时代新飞跃、创造新文明。

六、“生态兴”托举“文明兴”的世界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提出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共同维护全球生态环境是题中应有之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命运共同体”思想已经成为习近平总书记以全球视野、全球眼光、人类胸怀积极推动治国理政更高视野、更广阔时空的全球性理念。

建设生态文明关乎人类未来。当前,生态文明问题早已跨越国界,成为一个全球性的事业建设。工业革命特别是20世纪以来,人类利用科技改造自然的能力获得飞速发展,普遍享受着生产力发展带来的繁荣,但同时工业大生产、高消费致使自然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们又不得不咽下自己种下的苦果。“世界八大公害事件”、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气候变化、森林退化等环境污染事件或自然生态危机,都成为影响当下和未来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难题。面对全球性生态安全问题,应对环境危机、建设绿色家园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梦想和责任,保护环境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共识。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家园,所有国家都是地球村的成员。全人类只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那就是尽全球之力使人类命运共同体走上兴旺发达之路,实现人类共同富裕。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发挥了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极其重要的作用。如联合国千年目标,中国执行效果最好,对全球的贡献最大。这是举世公认的事实。我们正以自己独特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在世界上高高举起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旗帜。我们还应继续高举这面旗帜,始终坚持中国立场、世界眼光、人类胸怀,持续思考、探索和推动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治理理念、重大生态理念。我们要有这样的高度、这样的自信。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我们一定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强化“四个意识”、“四个自信”,增强使命担当,“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给子孙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家园,赢得永续发展的美好未来!

(作者单位: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分局)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

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群:610739169。


责任编辑:刘媛校对:周艳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