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生态兴”托举“文明兴”的基本内涵

新时代“生态兴”托举“文明兴”的基本内涵

摘要:我们一定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强化“四个意识”、“四个自信”,增强使命担当,“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给子孙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家园,赢得永续发展的美好未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科学的概括与辩证思维,更是全党上下全国各族人民群众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并在实践上取得显著成就的准则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进一步部署,将“美丽”二字写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将“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之一。一幅青山绿水、江山如画的生态文明建设美好图景,正在神州大地铺展。一场关乎亿万人民福祉、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绿色变革,新时代正在开启新征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建设天蓝地绿水净美好家园的图景,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摄图网_501131551_副本

“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自然生态的变迁决定着人类文明的兴衰更替。”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没有永续发展,也谈不上伟大复兴。党的十八大以来的这些年,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力度最大、举措最实、推进最快、成效最好的时期,也开启了“生态兴”托举“文明兴”、绿色发展引领社会进步的新阶段新时代。导引伟大历史性变革的深层动力,正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准确把握“生态兴则文明兴”的时代内涵,对于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新发展理念,扎实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

一、“生态兴”托举“文明兴”的历史性

“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深根植于中华文明丰富的生态智慧和文化土壤,蕴含了深邃的历史观。自古以来,自然生态与人类文明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先秦时期,就有哲人结合庄子“顺天”与荀子“制天”的思想,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本质就是将天、地、人作为和谐的整体来看待。我国古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可归为两点:遵循自然规律,保护生态环境,适当加以改造与引导;维护生态平衡,使自然资源得以可持续发展。例如孟子指出:“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意为不违背农作物耕种的时节,按照大自然的季节和节气,就会粮谷满仓,获得丰收。《吕氏春秋》里面从反面提到:“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意为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违背自然规律,过度索取,资源就会耗尽。相近的典故还包括“焚林而猎”等。

纵观人类长河的历史,有两个典型事例能为我们理解生态和文明间的兴衰关系提供有益启示。在南美国家智利向西约3200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孤悬在太平洋深处的小岛:复活节岛。历史上这里也曾经是林木葱茏、鸟语花香的世外桃源。后来,人口增加,自然生态的承载能力最终被人类活动的重压超越,出现了“人增-地减-粮紧”的矛盾。随着人口不断下降,复活节岛文明陷入衰弱。另一个故事的结局是温馨的。处于中华文明西南边陲的摩梭人,建立起了尊重自然,自律性控制人口的生活方式。这种人与生态和谐相处的自然信念,不仅保存了自己,也影响了周边的普迷人、纳西人和彝人,包括前来贸易的汉人,成为一个缩微版的人类活动和自然生态和谐的千年样板。

还有,古中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等古文明无一不发源于水源丰沛、森林茂密、生态良好的地区。这四大古文明曾经都是世界文明的象征,其繁荣昌盛曾一度令它们站在世界文明之巅。古巴比伦、古埃及和古印度文明后来均因生态环境遭到毁坏而导致了文明的衰落或中心的转移,其辉煌与灿烂化为了漫天黄沙,被湮没在历史的滚滚洪流之中。正可谓“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东西方文化融合再创新的产物,既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又贯穿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思维。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其蕴含的深厚历史渊源和体现的科学历史必然,强化思想和行动自觉,切实通过转变思想观念、改进产生方式、加强制度建设等举措,奋力开拓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二、“生态兴”托举“文明兴”的人民性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是民生的重要内容,他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小康全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等等。这些话语体现出强烈的为民情怀和责任担当。可以说,“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本质论”。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环境等方面的需求日益增长。尤其要看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源自“资源红利”和“人口红利”,在快速发展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发展方式粗放,能源、资源供给矛盾变得十分突出,环境污染十分严重,老百姓由盼“温饱”走向盼“环保”,由求“生存”走向求“生态”。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是着眼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

2016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一次重要会议上生动描绘了我国生态建设愿景: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清水绿岸、鱼翔浅底,吃得放心、住得安心,鸟语花香田园风光……这正是对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的回应。习近平总书记还特别指出,“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他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上还郑重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习近平总书记把生态环境提升到关系党的使命宗旨这样的政治高度,把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明确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说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和历史性的变化,还表明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已经进入新的理论和实践境界,彰显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的认识论。

三、“生态兴”托举“文明兴”的和谐性

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生态文明建设的要义,不是要放弃工业文明,更不是回到原始的生产、生活方式,而是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目标。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自然是人的无机的身体;在《资本论》中指出,人和自然之间存在物质循环。由此可见,自然的循环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依据,维持健康的自然循环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不能为了生态环境而无视人的主体地位,也不能为了人的主体地位而无视生态环境。唯一正确的态度是,在人与自然的融合中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防止人与自然的对峙与冲突。

责任编辑:刘媛校对:周艳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