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好地方政府的主体作用

发挥好地方政府的主体作用

高职教育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主体和骨干。在一定程度上说,高职院校兴则能促进实体经济兴,实体经济兴则国兴。加快发展高职院校,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路上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的重要一环。

检验高职院校是否办得好的根本标准是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质量不仅要看职业技能是否适用乃至“炉火纯青”,更要看职业精神是否具备乃至“精益求精”。2018年,全国高职(专科)院校1418所,年招生368.83万人,在校生1133.7万人,今年还将迎来百万生源的扩招。这很大程度上意味着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和服务职能将发生重大变化。如何在高职院校办学规模扩大的同时,有效推进学生职业技能提高和职业精神提升的融合发展,进而实现量增和质优的有机统一,需要充分调动各级党委政府、高职院校、企业和社会等多方的积极性,形成上下齐抓共管、内外协同推进的强大合力。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应全面落实中央加快高职教育发展的改革精神和各项战略举措,积极发挥好主体作用,切实强化“引路人”“黏合剂”“加速器”的重要功能,科学实现高职扩招的量增质优。

建设“精神高地”,做好高职教育的“引路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这对高职教育而言不仅同样如此,而且任务更为紧迫。我国的高职院校既要培养技术精湛的技能型人才,更应注重培育具有爱国敬业、诚实守信和精益求精等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高职院校扩招后,应届高中毕业生和农民工等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人群进入高职校园,他们有着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势必给学生们带来思想上和心理上的冲击。在此背景下,如何因时因地制宜建设好高职院校的“精神高地”尤为重要,地方政府则应当主动履责且大有作为。一方面,应引领与协同高职院校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突出位置。面向不同学生群体开展分类教育,不搞一刀切,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内容和方式的差异化和多样化。另一方面,应引领与协同高职院校培养毕业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毕业生忠于职守、乐于奉献、实事求是、依法行事、严守秘密、公正透明、服务社会等良好的职业道德,不仅有利于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良性发展和效益提高,而且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

深化产教融合,做好高职教育的“黏合剂”。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提升高职院校办学质量的“命门”所在,也是扩招后高职院校发展与促进地方产业技术水平提升和经济加速的强有力引擎。因此,一方面,应提升高职院校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参与度和贡献率。目前,各地普遍采取产业集群建设模式,开展园区建设。扩招后,可推动本地区逐渐形成“园区搭平台、职校对名企”的融合发展模式,引导本地区高职院校找准并不断夯实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发展方位,动态调整专业结构,深化专业内涵建设。同时,以职教集团、现代学徒制、应用技术协同中心等为抓手,运用好土地、资金、税收等多种手段,通过“厂中校”“校中厂”“工学一体班”“现代学徒制”等多种形式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促进所在地行业企业等用人单位深度参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切实协助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课程体系、开发课程资源、组织实训教学,夯实专业人才培养,联合培养本地行业企业急需、适用的技术技能人才。深化高职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实现高职毕业生专业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的双向培养,切实为产业一线提供技能型、应用型、职业型人才。通过供需对接的多措并举,不仅能有效弥补地方经济发展技能应用型人才市场缺口,而且能切实促进扩招后高职院校毕业生的量增质优。

确保改革落地,做好高职教育的“加速器”。高职扩招,从表面上看,仅仅是增加了高职教育的年度人才培养规模,但从本质上看,却预示着职业教育将面临一场重大的变革。高职扩招是在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前提下,以改革为核心推动的。因此,地方政府应在高职院校改革的进程中,优化资源配置,完善政策体系,充分发挥加速器的作用,确保中央的改革精神和各项战略举措落地落实。一方面,应加大政府投入,合理配置资源,实现开放创新的顶层设计。逐步增加高职院校建设的经费投入,提供较为宽松的用地政策。优化统筹好高职教育与职业培训的资源分配关系,解决当前职业教育和培训两条线管理的问题。地方政府不仅应积极争取职业教育项目资源向本地集聚,更应统筹好各类政策资源的优化,破除部门利益难协调所带来的行政壁垒。另一方面,结合地方实际和需求,完善高职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激发高职院校办学活力。百万人的扩招,带来的不仅仅是招生制度的改革,还有教学体制、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高职院校的人事制度、工资制度、激励机制等都要不断优化,职业教育评价制度建设也应不断完善,实现第三方评估和政府督导多管齐下,从而保证高职教育快速健康高质量发展。

高职扩招充分肯定了高等职业教育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升级换代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是对传统高职学历教育观念的突破,更是走出狭隘职业教育观的必然要求。在这一场深刻的大改革大发展中,地方政府应引领所在地高职院校,协同社会各方力量,牢牢把握质量这根生命线,协调好规模扩大和质量提升的关系,以培育千千万万拥有适用技能和职业精神的人才。

责任编辑:刘宇同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