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社会> 正文

任孟山:社交媒体时代的新闻生产与传播(2)

二、社交媒体时代的新闻生产和意见表达

(一)新闻生产和意见表达的变化

第一,新闻生产和意见表达不再分离。传统媒体经常是把新闻和意见分开的,即新闻专业主义下的分离。换句话说就是,让新闻用事实说话、意见用观点说话,如报纸上的评论版。这种分离是在新闻专业主义的影响下,为了避免主观判断影响新闻生产而形成的做法,如美国报纸的政党倾向。受此影响,我国的很多媒体也是这样做的。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社交媒体的新变化,就是新闻与意见两者难以区分,即大家在生产新闻的同时也会发表意见,特别是在社交媒体的很多参与者没有受过专业的新闻生产训练的情况下。这一行为过程也产生了一个现象,就是新闻中带有很多很强的意见,为更多舆情事件的发生埋下了种子。

第二,新闻稀缺与意见过剩。这是社交媒体带来的新闻生产与传播的新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所有人都可以进行新闻生产了不假,但实际上新闻的生产是非常“昂贵”的,需要我们接受新闻专业的教育、拥有相关的资本与设备。这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对于社交媒体中的个人来讲,你可能会发布一条新闻,但却是偶然的生产,并不能常态化地常规地进行新闻生产。相比之下,生产意见就比较“廉价”了,即意见的生产过程相对比较简单,更不需要现场目击。所以,往往一个大事件发生的时候,可能只有一条新闻产生,甚至尚无新闻产生,意见却已经很多了。这也产生了一个社交媒体时代的新现象——反转,如罗尔事件的质疑与反转、各种意见的产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往往就是缺少了专业记者的现场调查与报道,看上去很“热闹”,但其实信息都是意见而不是新闻。然而,在互联网、社交媒体发展起来后,很多传统媒体产生下滑趋势,甚至关门。一些主要的新闻生产媒体面对高昂的采编成本,开始转向全面收费。其收费的基础正是社交媒体时代新闻生产的稀缺性,特别是有品质的新闻的生产更具稀缺性。

第三,对话式的新闻生产。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往往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即训话的功能。这也是与其精英式的新闻生产共存的。所谓精英式的新闻生产,一是进行新闻生产的人比较少,二是进行新闻生产的人都受过专业训练。因此,他们往往在生产新闻的过程中具有一些不自觉的居高临下,其生产的新闻也必然具有一定的教育功能。在社交媒体中,新闻生产变成了一种平等交流的对话模式,即实事求是地告知而不是教育。在社交媒体上,你如果非常高高在上或者没有亲近感,粉丝量就会受影响,进而影响你的新闻质量或影响力。这一变化在意见表达方面也是如此。

第四,社交媒体新闻生产的“后工业化”。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是具有工业化性质的,即标准化、专业化、流程化,采集、编排、发行的权力集中在报纸、广播、电台等机构。社交媒体新闻生产的“后工业化”,指的是这些权力是分散的,不再集中于某一个机构,比如信息采集权,不再是传统媒体机构所独有的,而是大家都拥有的,就像我们所说的“每个人都有话筒”“人人都是记者”。至于编排权,比如什么样的版式、节目时长等都是具有独占性的。现在的微信提供给了我们发布的平台,而编排是你的权力。发行、分发权则指的是,从一个垄断的规模化集约化流程化的生产方式,转向了一个权力分散的生产方式。

第五,机器人写作。这是社交媒体、数字媒体新闻生产的一个人工智能的趋势。美国的《纽约时报》和彭博社、中国的腾讯等都在一些标准化写作方面,如财报,使用了机器人写作。只要设定了关键词,机器人就可以搜集信息并进行写作。这是一种在写作权上的新变化,甚至已经剥夺了原本写作的专业性,使之成为了一个流程化标准化的方式。

(二)社交媒体的二元打破

社交媒体在某种意义上进行了很多方面的二元打破,即原来有边界的两者因被打破了边界而相结合或变得模糊。

第一,个体和机构。综上所述,原来都是专业性的媒体机构在生产新闻,现在个体也可以参与生产了。这就是打破了专业机构和个体之间的边界。

第二,专业和业余。在专业性的媒体机构中,新闻生产者一般都是具有专业技能背景的,如摄影、摄像等。现在这些发生了变化,通过互联网,个人用手机一样可以拍照、发表,包括微信公众号的诞生。这就是打破了专业和业余的边界。

第三,职业化和非职业化。原来的新闻生产都是职业化的,是一份工作,靠这个技能来赚钱。现在的新闻生产开始有非职业化趋势,即我并不是把它当作赚钱的工作,而可能只是兴趣,就像写微信公众号文章、凭爱好的摄影和分享等。这就是打破了职业化和非职业化的边界。

第四,生产者和消费者。原来媒体机构进行新闻生产,然后出售给读者、观众、听众,获得相应的收益,如售价、广告等。现在的情况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开始有合一趋势,体现在如今的个体可能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这就打破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边界。

(三)新闻生产和传播的新特点

第一,生产主体多元化。如上述,现在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参与新闻生产。

第二,传播平台多样化。原来发布信息的时候,我们的选择一般都是报纸、广播、电视,平台没有那么多。现在的传播平台非常丰富,可以有文字,可以有声音,可以有图像,还可以相互组合,即所谓的媒介融合,如抖音、微信、知乎等,为不同的人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第三,传播方式丰富化。这就是上面说的文字、声音、图像的多方式传播,如H5等。

第四,生产与传播同步化。在大众媒体时代,新闻的生产需要很长的流程,包括现场采访、稿件编辑以及三审三校等。这也是新闻生产专业性的体现之一。但现在不同了,社交媒体时代的新闻生产几乎是没有过滤的,就像发朋友圈、微博等,既没有审查机制,也没有信息过滤,更没有整个漫长的生产流程,所以说生产和传播同步了。

第五,传播效果短期强化。在社交媒体时代,网络舆情事件是经常发生的,人们非常容易在短时间内集聚起对于某一事件的强烈关注。

责任编辑:王瑱校对:吴自强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