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

谷雨

在乡村,“谷雨”是一个迷人的节气。

曼妙清新的春雨,温润如酥。一只只斜飞的春燕,轻轻撩开乡村四月的面纱。“谷雨”——这个散发着五谷香味又润泽大地眼眸的节气,与春季的最后一帘春雨一起,翩翩而至。她端坐在春末夏初,赏看姹紫嫣红,倾听万物生长拔节的天籁之音,遥望春华秋实的丰收之景。

翻开《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谷雨”的章节里说:“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其含意是谷雨时节,雨水增多,雨生百谷。

谷雨前后,时至暮春。迎春花、玉兰花、樱花、梨花……大部分花已经开过,大地上的颜色并不单调,远山近水,到处是一片蓬勃向上的景象。山川、田野,都覆盖着略显朦胧的淡淡绿色。“草色遥看近却无”,就是这样的意念吧。大部分农田已被犁铧翻过,湿润而松软的泥土带着冬天雪水浸润过的气息袒露出来。抬头望,远处田野里的水光,似一面天然的镜子,在春阳的照耀下,明晃晃的。田沟里的蝌蚪没几天就长成了小青蛙,在田埂上跳跃。胆小羞涩的,听到声响,遂扑通一声跃入水中,泛起一圈涟漪。到了夜晚,田畈上蛙声一片,每一声都饱含着生命的热度,像是在为春天唱一支颂歌,又似在为秋后丰收祈福。

“布谷飞飞劝早耕,春锄扑扑趁春晴。”随着谷雨节气的到来,常常会听到鸟儿“阿翁阿婆,割麦插禾” 的叫声。这听起来像是一种催促,一种叮咛,是老年人给年轻人的,是长辈给晚辈的。若是站在大自然的角度看,那就应该是时光说给所有农人的。是啊!人误地一时,地就会误人一年。当人们手握一棵嫩秧正往泥土中插时,从不远处的树林里传出这样一声声吉祥的鸣叫,不亚于来自上天的福音。这正叫着的那只鸟的名字,就叫布谷。

庄稼人所有的希望都是从谷雨开始的。农谚说,谷雨前后,种瓜种豆。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也就是说,到了谷雨,各种农事活动都已经到了紧要关头。

“吃过年饭,眼望田畈。”其实,心急的农人不等“谷雨”的到来,就开始准备农事了。他们将各种农具从梁上取下来,该添置的要添置,该修理的要修理,不能到使用时误事。小牛犊长大了,也要起早摸黑在沙地上调教好。老家把这称为“告牛”。“趁沟走(方言,沿着沟走)!”天刚蒙蒙亮,家对面石家连冲的山坡上,就传来仲平大伯的一阵阵吆喝声。“告牛”需要两个人,一个牵着牛鼻子,一个扶犁尾,两人配合默契。选在沙地里,是因为这样小牛犁起来轻松些,便于驾驭。经过五六天的强化训练,桀骜不驯的小牛犊就可以披挂上阵,开始犁田,为农人出力了。

这时候,牛栏粪、年前取的塘泥等基肥要一担一担地挑到田头,小山堆似的。逢上星期天,城里的机关干部、学校的师生会把垃圾、粪便送到附近的乡下,支援农民多打粮。那年代,送肥下乡,几乎形成了一种制度。一时间,田野上,彩旗飘扬,人声鼎沸,成为乡间一道风景。

记得母亲在世时,一开春,她就带着二弟、三弟从小麦包挑来草皮,晒干后添上干牛粪、稻草,烧成火粪,为南瓜、黄瓜、辣椒、豇豆种子准备温床。为怕种子冻伤,还郑重其事地盖上干稻草。不几天,种子就钻出土层,长出绿油油的秧苗了。老了的白菜、芥菜、大蒜早已拔掉,吃不完干脆埋在地里,为日后菜蔬的生长埋下伏笔。菜地整理得平平整整,趁晴好天气,将它们栽下地,犹如写下一首首清新的诗行。

“杨柳游丝三月候,风吹雨洗一城花。未知东郭清明酒,何事西窗谷雨茶。”谷雨时节,农人们躬耕垄亩,撒谷播种,而文人墨客,则饮酒品茶,敲诗吟句。茶乡都讲究喝谷雨茶。对于绿茶而言,清明茶最好,谷雨茶殿后,谷雨过后,便没有新鲜的绿茶可饮了。“客到家常饭,僧来谷雨茶”,说的是只有僧人来了才饮清新的谷雨茶。

又是一年谷雨到。谷雨生百谷,当然也生梦想。信步城郊,久久地凝望着,仿佛又回到了理想中的田园生活。在这人间四月天的最后一帘春雨中,我希望品尝一盏谷雨浸润的雨前新茶,更希望播撒一粒五彩斑斓的梦的种子,让它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