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文化> 正文

董梅:《诗经》中的天地时节

20161121213710_副本

董梅 中央美术学院副教授

点此查看完整报告

点此查看精彩观点

一、从时空上理解《诗经》

从时间意义上看,《诗经》中的作品是在约600年的时间跨度中陆续创作完成的。上至公元前11世纪,下至公元前6世纪,《诗经》中最古老的作品已经有3000年的历史了。

从空间意义上看,《诗经》包括哪些地域?“十五国风”的四至点分别是东边的“齐风”、西边的“秦风”、南边的“召南”、北边的“唐风”。齐国位于东部沿海地区,西边紧邻鲁国。鲁国不属于“十五国风”,而是见于“颂”中,即《鲁颂》。西边的秦国经历了多次迁都,最后定都咸阳,但其发源地却在西戎,准确地说是在祁连山向秦岭延伸的地区,也就是现在的天水附近。南方的召南在秦岭以南,陕西和四川交界的汉水流域附近。北部的唐国接近华北平原农耕区与少数民族游猎区的交界地带,在现在呼和浩特的南侧。

“十五国风”带有浓郁的地域特色。《齐风·东方之日》用太阳与月亮作比,赞叹女子的美,“东方之日兮,彼姝者子,在我室兮”,“东方之月兮,彼姝者子,在我闼兮”。

《诗经》善用起兴手法,即先言彼物,再言此物。秦地女子在思念丈夫时,先表达的是“鴥彼晨风,郁彼北林”,意思是鹯鸟如箭疾飞行,飞入北边茂密林中,已经归巢,才说“未见君子,忧心钦钦”,意思是我的意中人却迟迟不归,令人忧心忡忡。这种场景的描述带有西戎地区的特色。

召南河网密布,温暖湿润。《召南·江有汜》中的“江”指长江,“汜”是南方水网发达地区常见的一种河道形态,指的是由主流分出而复汇合的河水。这位召南女子眼前的景象与西部、北方地区都不同,她看到的是“江有汜,之子归”,长江的一条支流又回到了主流上,她由此说“不我以,其后也悔”,意思是不娶我,以后会后悔的。

《唐风·蟋蟀》描绘了北方萧瑟的景象。黄土高原,土瘠民贫,这一地区诗歌审美的特点是“忧深思远”,眼前的荒芜往往引发人们对生命的慨叹。“蟋蟀在堂,岁聿其莫”,听到蟋蟀在屋里的声音,说明天气已由秋入冬,蟋蟀的生命即将走向尽头。蟋蟀的叫声也在提醒诗人,一年将尽。“今我不乐,日月其除”,日月如梭,每天都在弃我而去。所以,这是一首体现北方“忧深思远”的诗歌。

二、从典籍上理解《诗经》

《诗经》既然冠名“经”,就意味着它已经被“经典化”了。《诗经》是儒家经典,展现周人的道德风貌。最初,《诗经》只被称为《诗》,确定为《诗经》是在西汉时期,独尊儒术后设五经博士,才有了“诗经”这个名字。

如果去买《诗经》的注释作品,大家会发现各家解说大为不同。对《诗经》的研究赏析,一直分为“诗派”与“经派”。“经派”,顾名思义,是将《诗经》看作儒家教化的经典,侧重分析其伦理、道德教育的功能。这样的研究在《诗经》研究史上绵延了几乎2000年之久。自明代开始,逐渐出现另一种研究趋势,即把“诗”从儒家的道德诠释功能中解放出来,恢复“诗”的本来面目,以文学的角度看待“诗”。宋代大儒朱熹的《诗集传》是“经派”的典型代表,清代方玉润的《诗经原始》是“诗派”的代表。

我们现在学习《诗经》,首先要重视其文学价值,要从艺术的角度欣赏、理解,之后还要对其曾经具有的道德规范的功能有所了解。以《周南·关雎》为例。“经派”认为,这首诗歌咏后妃之德。“诗派”认为,不必拘泥于“后妃之德”,细细品读就能发现其中的中正平和之意,感受到君子对淑女的爱慕之心。有一个词叫“涵泳”,意思是长时间地“泡”在诗句中,体会诗句内在的含义。所以,日后读书,我们都可以通过“涵泳”仔细品读。

“诗言志”,这个“志”不仅指志向抱负,还包含一个人心中所有的志意与情感。《诗经》可以表现为多种艺术形式,可以“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具有可诵、可奏、可歌、可舞的音乐性质。《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用来讽喻和教化的;“雅”用于国家政治及礼乐生活上的一些大事;“颂”用于歌颂祖先功德。

责任编辑:范璧萱校对:赵苇最后修改:
0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