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战争第三次战役 ——损失最小的一次战役

抗美援朝战争第三次战役 ——损失最小的一次战役

1950年12月31日至1951年1月8日,志愿军和人民军在北起“三八线”,南至水原、原州一线地区向“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发起第三次战役,突破敌人“三八线”防御,这是一次较大规模的进攻战役。此战役中,歼灭“联合国军”及南朝鲜军1.9万余人,志愿军和人民军伤亡8500余人(志愿军伤亡5800余人,朝鲜人民军伤亡2700余人)。敌我伤亡对比为1:0.43。此役,是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损失最小的一次战役。

“联合国军”在遭到志愿军第一、二次战役的打击以后,全线崩溃,被迫撤到“三八线”及其以南地区转入防御。“联合国军”不能不从其全球战略出发,重新考虑其对朝鲜战争的军事战略和政治方针。在军事上,李奇微部署了一条从临津江至“三八线”的总战线。将13个师零3个旅约20余万兵力,布防在横贯朝鲜半岛250多公里正面、60公里纵深的防线上。以南朝鲜军为主设置在第1道防线上,美军等设置于第2道防线。造成了能守则守,不能守则南撤的态势。在政治上,“联合国军”方面则提出先停火后谈判,企图诱使志愿军停止于“三八线”以北,为“联合国军”组织新的进攻创造条件。志愿军判明“联合国军”的企图后,决心不给敌人以喘息之机,越过“三八线”再打一仗。决定集中6个军组成左、右两个纵队,在人民军3个军团协同下,于1950年12月31日黄昏,向“联合国军”突然发起全线进攻。

31日17时,志愿军和人民军按照预定的计划,经过短促炮火准备后,全线发起进攻,并迅速突破了“联合国军”及南朝鲜军沿临津江、汉滩川及“三八线”预设的防御阵地,继续向纵深发展。右纵队,志愿军副司令员韩先楚指挥其第38、第39、第40、第50军和6个炮兵团,于东场里、高浪浦里至永平地段实施多路突破,经过约1个小时激战,突破南朝鲜军第6、第1师的前沿阵地,并迅速向其防御纵深发展进攻。左纵队,志愿军第42军军长吴瑞林统一指挥第42、第66军和1个炮兵团,于永平至马坪里地段上突破。当夜攻占南朝鲜军第2、第5师设防的道城岘、峨浑岩、国望峰、华岳山等阵地。人民军第2、第5军团主力,分别向洪川、横城、原州方向渗透,迂回前进。该两军团的其余部队与志愿军共同向南进攻。战斗进行至1951年1月2日,志愿军已突入“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防御纵深15至20公里。“联合国军”第1道防线崩溃,全线撤退。3日开始,志愿军和人民军转入追击作战。右纵队在人民军第1军团的协同下,向仁川、汉城、水原、杨平方向追击;左纵队在人民军第2、第5军团协同下,向洪川、横城及江陵方向追击。4日,志愿军和人民军进占汉城。“联合国军”和南朝鲜军被迫撤至北纬37度线附近的平泽、安城、堤川、三陟一线。中朝军队于8日停止追击,结束战役。

此战役,志愿军和人民军连续进攻七昼夜,突破“联合国军”及南朝鲜军在“三八线”的既设阵地,将其防御阵地向前推进了80?110公里,占领了汉城,将“联合国军”及南朝鲜军驱逐至三七线南北地区,彻底粉碎了“联合国军”妄图据守“三八线”既设阵地,整顿败局,准备再犯的企图。

责任编辑:王妗校对:张弛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