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传身教:以文化人的主要方法

言传身教:以文化人的主要方法

“言传身教”一词,源自《庄子·天道》,“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所谓言传身教指用言行影响、教导别人。言传身教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基本形式和以文化人的主要方法,教师通过语言文字和必要的教学方法、心理情感等把专业知识、价值观念和技术动作等传递给学生,达到育人的效果。

中国自古具有重视言传身教的传统,老子在其著作《道德经》中就有“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的古训,这里的“不言之教”,指的是通过潜移默化的行为教育人。孔子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孟子的“吾未闻枉己而正人者也”,也都强调了言传身教的重要。古代家规家训的传承,也体现了言传身教的文化育人思想。而古代书院发展过程中,许多书院教师与学生同吃同住,如范仲淹在应天书院讲学时就与学生共同生活,言传身教指导学生。

言传身教的文化育人方法,其特点是注重感染、熏陶、涵化,通过润物无声的言语交流、行为示范,使教育对象潜移默化之中主动效仿师者,自觉接受教育,达成见贤思齐的效果。与灌输式教育相比,言传身教的育人方法是一种隐性的教育方法,避免了主客体之间的矛盾对立,教育对象更容易接受,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了教育的效果。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形容好的思想政治工作育人效果那样,“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言传身教的育人方法亦是如此。

学校要高度重视言传身教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专门强调教师要做到言传与身教的统一。一方面,要重视大学教师的“言传”,既可融入课堂灌输式的讲解之中,也可结合课下点对点、点对面的深度辅导,实现“大水漫灌”和“精准滴灌”的紧密结合,把有形的知识和无形的价值观透给学生。另一方面,要重视大学教师的“身教”,通过“身教”这种无教之教、无言之教,影响学生。为此,教师必须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做到学为人师、身正为范,用自己的真才实学和人格魅力为学生成长成才树立典范。身教中不必刻意为之,只要教师自觉践行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成为“四有”好老师,自然会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

(作者系北京交通大学政研室副主任)

责任编辑:刘宇同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