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视实践探索中稳健推进改革发展

在重视实践探索中稳健推进改革发展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艰辛探索、砥砺前行,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回望来路,更知前行方向。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对于推动改革发展稳健前行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1567056575592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回顾梳理共和国的成长发展历程,值得我们总结珍视的基本经验有多方面,而重视实践探索,彰显实践魅力,无疑是取得巨大成就的基本经验之一。

(一)重视实践探索是体现马克思主义实践本质的内在要求

众所周知,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在被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的著名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马克思指出,以往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强调改变世界,即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与其他社会思潮相区别的根本标志。在马克思主义看来,解释问题固然重要,但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在现实中,强调实践探索的革命意义是马克思主义实践性的根本体现和内在要求。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这就在根本上规定了党必须尊重实践,确立实践权威,在实践探索中开拓前进。

(二)重视实践探索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总结出的基本经验

我们党历来强调实践的基础地位,重视实践探索,并在实践探索中逐步壮大起来,走向成熟。例如,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在与20世纪30年代党内把共产国际指示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教条主义的斗争中,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最终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从而取得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根本性胜利。又如,在“文革”结束之后、面对中国向何处去的重大转折关头,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在深刻把握当今时代主题和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果断作出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伟大决策,推动中国走上改革开放的道路。“摸着石头过河”以及“杀出一条血路”等都生动形象地说明了4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的开创性和探索性特色。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的发展史,充分说明了实践探索是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取得新胜利的重要经验。

(三)重视实践探索是化解现实中诸多风险挑战的迫切需要

当前,国际形势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总体上看是和平稳定的,然而,少数国家的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日益抬头,国际局势中不确定性因素在增多。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当今各种文化交流交融交锋与日俱增,国际意识形态领域的较量愈加激烈,少数西方国家对我国防范遏制的倾向有所上升。在国内,伴随着经济发展深刻转型,各种深层次矛盾问题集中凸现。面对这些日益严峻复杂的风险挑战,我们除了在思想观念上不能掉以轻心,必须予以积极回应之外,最根本的还是在于我们自己要保持和增强定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做好自己的事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由此可见,加大实践探索力度,不断开拓进取,努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并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更大成就,这是我们化解一切风险挑战最重要的基础和底气。

实践探索既是基本经验也是重要方法。重视实践探索对全面深化改革是至关重要的。思想理论是指导行动的指南。在新时代,为了继续释放实践探索的魅力,必须坚持正确的方法论,在思想上正确理解和把握好实践先行与理论指导、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重视群众首创精神与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这几方面的关系,以确保实践探索有序展开,全面推动改革发展稳健前行。

(一)必须将实践先行与理论指导统一起来

40多年的改革开放之所以取得伟大成就,促使我国人民完成从“一穷二白”到“富起来”的质的飞跃,而今又从“富起来”进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转变中,这一切靠的无不是党领导人民长期实践探索的结果。在新时代,我们要推动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仍然要保持和弘扬这种奋斗姿态,加强执行力建设,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撸起袖子加油干”,让各项改革举措落地生根。但同时,为了增强改革发展的自觉性、系统性和创造性,促使全面深化改革顺利发展,避免出现不必要的失误或走弯路,就要求加强顶层设计。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思想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是我们党的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因此,在强调实践第一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型政党建设,加强学习业务知识与管理技能,加强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所以在理论学习中必须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教育党员干部群众,使他们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自觉用贯穿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方法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必须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统一起来

事实表明,无论是业已实施的改革开放举措还是要全面深化的系统性改革,都是前无古人的事业,都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照抄照搬”,都需要我们去摸索去总结。特别是当改革开放深入到“深水区”“无人区”时,为推进改革发展更要求发挥主观能动性,保有对改革的满腔热血,大胆地试、勇敢地闯,敢啃“硬骨头”、涉“险滩”。如果我们畏首畏尾,就必然迈不开步子。“一代人要有一代人的担当”,当历史的接力棒交到我们手里,我们理当要有勇气、有胆识、有担当。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全面深化改革不是直线般上升,不是简单地往前冲,更不是心血来潮的莽撞蛮干,而需要遵循客观规律性,掌握正确的方法论,注意谋定而后动,讲求战略战术,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统一起来,将不畏艰险的勇气胆识融入到实干加巧干的行动中,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中国原创性的新路,促使全面深化改革行稳致远。

(三)必须将群众首创与党的领导统一起来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人和创造者,也是社会实践和认识的主体力量。所以,尊重实践权威、重视实践探索就要尊重和调动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事实上,改革开放过程中一些重大决策战略部署,往往也是由基层群众首先想到并先行实施,取得成功经验加以总结,然后再在全国范围推广的。例如,改革初期安徽小岗村自发搞起“包产到户”等,就是基层群众发挥创造精神的充分体现。党的十九大提出,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的领导,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坚持党的领导,首先就是要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为了确保和推动我国改革过程中实践探索的有序进行,防控实践探索中可能出现的不利方面和风险因素,避免出现颠覆性、全局性失误,必须坚持和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总之,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全面推动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稳健前行,需要在坚持党的领导下动员全国各族人民,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下大力气实现上下良性互动,凝聚社会共识,形成合力效应,形成更加成熟的国家治理体系,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

(作者系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

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群:610739169。

责任编辑:刘媛校对:于川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