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七十载 美丽北京展新篇(3)

砥砺奋进七十载 美丽北京展新篇(3)

——写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五)

二是坚定改革创新把深化改革作为破解生态环境保护难题的关键一招,查找问题,分析症结,创新政策。特别是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驶入“快车道”,五年间出台改革文件246件。“环境资源有价”,运用收费、税收、补贴、价格等经济政策推动生态环境保护,1981年起开征排污费,1999年按高硫煤、低硫煤征收二氧化硫排污费;2014年,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氨氮的收费标准提高到国家标准的15倍左右;2015年,开征施工扬尘、挥发性有机物排污费。2018年起应税大气、水污染物适用税额标准按国家法定幅度的上限执行。建立水、电、气等阶梯式、差别式价格机制,以及居民煤改电峰谷电价,推动资源节约、促进环境保护。对煤改清洁能源、淘汰黄标车和老旧机动车、油气回收治理、污染企业退出等,发放财政补助,加快治理步伐。实施水环境区域补偿,同步增强上下游水污染防治,促进水环境质量改善。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发展绿色金融,吸引社会资本等进入污水处理等领域,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行刑衔接,同公安、检察机关建立联合执法、会商督办、证据收集、检验鉴定等机制,推进涉嫌环境污染犯罪案件查办和公益诉讼,有效震慑违法排污行为。

三是强化科技监测。发挥首都科技人才资源集中的优势,集中攻关饮用水源保护、大气污染防治等难题,取得了PM2.5源解析等一批重要科研成果,为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治提供技术支撑。加快建设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成大气等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系统、重点污染源监控系统,说清了环境质量、污染排放,为环境管理奠定坚实基础。依托高密度PM2.5监测网络,融合科技网格、管理网格,对污染高值区域精准执法,提高效能。建设覆盖各乡镇(街道)的粗颗粒物监测网络,进一步提升精细化环境管理水平。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既引进先进技术、经验和项目,又讲好北京故事。

四是加强区域协同聚焦大气、水污染联防联控,建立科技治污、合作治污、信息共享、执法联动、跨界河流协同治污、空气重污染预报会商和统一预警分级、应急联动等机制,增强区域治污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推动京津冀执行电力等六大行业和燃煤锅炉大气污染物国家特别排放限值,以及统一车用油品标准。支持河北省保定市、廊坊市进行燃煤锅炉淘汰和提标改造,支持张承地区开展水源地保护与涵养,合作建设生态清洁小流域,协同恢复永定河流域生态功能等。

(五)得益于全社会的共同参与

北京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靠宣教起家。20世纪70年代末,主要宣传国内外污染状况和危害,使环境保护被社会所知。80、90年代,开展知识竞赛、文艺演出、有奖征文等宣传活动,使环境保护逐渐得到重视。进入新世纪,重点宣传大气污染防治、“绿色奥运”筹办,开始注重动员公众参与。2013年以来,适应新的传播渠道、传播形式变化,致力于构建全民共治新格局,多点发力、全面开花。传统媒体、新媒体两手发力,用听得懂、记得住的语言和形式,加强宣传引导和信息公开,开展“清洁空气·为美丽北京加油”等贴近群众、实际、生活的线上线下环保公益活动,吸引市民积极参与。畅通以12369热线为主的举报渠道,实施有奖举报,鼓励市民监督。倡导绿色生活理念,引导市民践行绿色出行、“光盘”行动等绿色节约、低碳文明的生活方式。持续多年开展的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显示,公众环保责任意识不断提升,认为公众应该在环境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比重,从2013年的65.3%提升至2018年的84.14%。

三、下一步工作

北京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紧抓住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历史机遇,以爬坡过坎的压力感、奋勇向前的使命感、干事创业的责任感,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北京篇章而不懈奋斗。

一是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以疏解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聚焦一般制造业和污染企业、“散乱污”企业、镇村产业集聚区,健全节能节水环保标准约束机制,加强用电用水、污染排放监测,加大去污染产能力度。狠抓工业、建筑等重点领域节能,建设节水型城市。积极培育生态文化、生态道德,引导公众绿色生活。

二是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聚焦柴油货车、扬尘、挥发性有机物等重点领域,坚持工程减排,突出精治法治共治,强化管理减排。开展移动源污染防治条例立法工作,统筹“车、油、路”系统治理污染。“换、查、引”并举,优化补贴政策,鼓励淘汰高排放老旧柴油货车;协同推进京津冀机动车联合执法,加强路检夜查、入户检查,从严查处和闭环管理违反禁限行规定、尾气排放超标车辆,加强新车一致性符合检查,严把市场准入关;出台路权保障等政策,支持发展新能源货车。建设城市货运铁路网,加快公交等行业车辆“电动化”步伐,调整运输结构和车辆结构。坚持“平台共享、部门负责、执法规范、环保督察、信息公开”,健全扬尘治理工作机制,严查严罚、闭环管理扬尘违法行为,基本实现各级各类道路实现清扫保洁“全覆盖”。分类治理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在工业领域,实施环保技改、清洁生产,削减石化、印刷、家具等行业的污染排放;在服务业领域,通过严格标准、执法监管,“倒逼”餐饮、汽修企业完成污染治理提标改造。严格执行煤改电(气)优惠政策,健全运维服务机制,严厉打击经营性燃煤,巩固平原地区基本“无煤化”成果,有序推进浅山区“煤改清洁能源”。完善应急预案,积极应对重污染。推动加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

三是坚决打好碧水攻坚战。以“河长制”为统领,污染减排、生态扩容两手发力,保“好水”、治“差水”。深入开展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行动,建设水源地安全防护工程。聚焦劣五类水体,溯源治污,实施污水处理和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第二个三年行动方案,到2020年底基本实现建成区和城乡结合部的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加强工业废水达标排放监管;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因地制宜、“一村一策”、用生态的办法处理农村污水问题,鼓励种养结合,防治农业面源污染。采取再生水、雨洪水调度等措施,加大河湖生态用水的补给力度,在重要排水口下游、支流入干流处等地建设人工湿地,逐步恢复河滨带、库滨带自然生态系统,以及重点河流生态功能。加强水环境联保联治,实施密云水库上游地区水源保护生态补偿机制,加快推进永定河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

四是坚决打胜净土持久战。以耕地、污染地块为重点,强化土壤污染综合防控。完成土壤污染详查,实施耕地分级管理,严格保护未受污染的耕地,严禁在重度污染耕地上种植食用农产品。污染地块原则上封闭管理,对确需开发利用的,必须先行评估、治理和修复,严格管控环境风险。强化污染预防,深入实施生活垃圾分类行动计划,提高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按照公益性定位,建设一批医疗废物等非工业源危险废物集中处理处置设施。

五是切实维护首都生态环境安全。建立监管平台和管控制度,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筑牢首都生态安全屏障。加强核与辐射的风险防控、过程管理,严管高风险放射源。以危险化学品等为重点,排查整治安全隐患。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储备应急物资,提高应急能力。

美丽的北京展新策,“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千难万难,只要重视就不难;大路小路,只行动有出路。“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美丽的北京必然取得生态文明的新进步!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

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群:610739169。

责任编辑:刘媛校对:于川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