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稳“绣花针” 打赢“脱贫战”

拿稳“绣花针” 打赢“脱贫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全面小康,首先要打赢脱贫攻坚战。当前脱贫攻坚已处于最后的冲刺阶段,正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愈到此时,愈要“步步为营”,稳扎稳打。要拿出“绣花”的态度,一针一线、不急不慌、扎实工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创造新的业绩。

脱贫攻坚,“立志”是根本。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早在20多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摆脱贫困》一书中多次强调:地方贫困,观念不能“贫困”,只有首先“摆脱”了我们头脑中的“贫困”,才能使我们所主管的区域“摆脱贫困”,才能使我们整个国家和民族“摆脱贫困”,走上繁荣富裕之路。当前一些地区的贫困,固然有自然条件、历史因素等客观原因,但究其根本,还是人的思想观念问题。扶贫先“扶志”,正人先“正心”,精神贫困是顽固之疾,不彻底改变认识,就如同割草不拔根,来年又会再次生长。要让贫困群众从心里坚定脱贫思想、培养脱贫自主意识、树立脱贫创新思路,从精神层面扭转守旧思想,敢想敢干敢打拼,主动改变贫困落后局面。

脱贫攻坚,“造血”是关键。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贫困户不能靠着扶贫款一劳永逸,政府也不能急于求成,满足于“数字脱贫”。脱贫,不光要向贫困群众输血、富其口袋,更重要的是提高“造血”能力、富其头脑。要致力于提高基础教育水平,补充师资力量,鼓励和创造条件让有志青年到贫困地区支教。要提高贫困群众致富能力,通过系统组织技能培训或者联合企业提供平台,给贫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和创业机会,打通致富通道。要善于创新方法,把时代的发展成果带入贫困基层,给贫困地区注入新思想、新活力、新方法,让扶贫工作科学化、合理化、高效化。

脱贫攻坚,“制度”是保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扶贫工作关系民族复兴大业,要严防“蛀虫”,紧盯“方向盘”,杜绝扶贫工作的成果被窃取,避免扶贫工作走弯路。要明确责任追究机制,严肃扶贫工作队伍纪律,“谁出事,谁负责”,各个环节实行责任制、各司其职,提高脱贫工作人员的责任感和积极性。要建立考核激励机制,依据责任目标进行适时考核和年终考核,通过正反两个方向的激励措施,促使扶贫单位和人员真心实意地帮助贫困群众解决问题。要严格审查监督机制,对扶贫攻坚的各项政策、资金流向、项目落实和产生的效果进行时时审查监督,以便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总结经验,确保“贫困摘帽”经得起历史的考验。(责编:赵一頔;校对:张慕琪)

本文链接:http://www.71.cn/2020/0121/1074558.shtml(转载请保留)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

作者单位:中共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委组织部

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网友之家栏目投稿邮箱为:jst71ztz@126.com,欢迎大家踊跃投稿。

欢迎加入网友之家交流5群: 610739169。

责任编辑:赵一頔校对:张慕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