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工作要把握“时代脉搏”

科普工作要把握“时代脉搏”

科学技术只有为广大群众所理解、掌握和运用,才能发挥出第一生产力的巨大威力;科学普及只有广泛开展并惠及群众,才能厚植创新发展的沃土、支撑科技强国的建设。

近些年来,在党委政府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努力下,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得到了较快提升。但公民科学素质总体水平不高特别是城乡、区域之间科学素质发展不平衡问题,已成为我国创新发展的“短板”。信息传播渠道和方式的变化,也对创新科普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就今后一个时期创新科学普及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构建社会化科普工作新格局。各级党委、政府要把科学普及放到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要进一步优化社会动员机制。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钟南山、李兰娟、陈薇等“网红”科学家的访谈视频、科普报告,一些卫生、疾控专家编写的疫情防控手册、知识解答和防护指南,都创造了超高的线上点击量和线下发行量,达到了很好的科学传播效果。我们要发挥好“网红”科学家的示范作用,带动和激励更多的科技工作者投入到科普工作中来,更快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科普资源和服务。引导高校、科研院所、媒体、企业、社会组织所属科普资源,面向公众提供常态化公益性的科普服务。同时,倡导科学普及共建共享、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理念,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科普工作的积极性,形成“党委政府领导、部门分工合作、社会共同参与”的科普工作新格局。

适应公众需求精准科普。要依托互联网、大数据,把握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者、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不同人群的科普需求和接受方式,组织科普活动、推广科普产品,使科普更具针对性,给人民群众更多获得感。要聚焦公众关注热点提供科普服务。如贴近民生需求,积极开展低碳生活、环保节能、食品安全、健康养生、疫情防控、应急避险等科普活动,特别是对重大自然灾害防治、重大传染病疫情防控的应急科普服务,能够引导公众养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要充分释放科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活力,加大科普与艺术、与媒体融合的力度,推出更多如《流浪地球》等公众喜闻乐见,吸引力、感染力强的科普精品。要继续精心组织好科普日、科技周、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等集中科普活动,把科普资源进一步向农村、西部和贫困地区倾斜,努力提供公平普惠、优质丰富的科普服务。

创新科学传播渠道和方式。从当前疫情防控的信息传播来看,互联网已全面融入生活,并加快从信息科技走向数字科技、从传统互联网走向智慧互联网,发挥了巨大的传播力、动员力和影响力。疫情动态信息、科学防控知识,从图文到音频、视频、动画,生动活泼地呈现,传播方式和路径向移动端和视频平台转移,信息传播更加快捷和多元。创新科普工作,必须改变过去内容陈旧、手段单一的状况,利用好5G、人工智能等最新技术,强化“互联网+科普”理念,持续提升科普中国、科普研究、现代科技馆体系、青少年科技教育和科普活动、农村和基层科普活动五大领域信息化水平,形成科普资源汇聚和共享平台;必须顺应互联网发展视频化、社交化、游戏化的新态势,创新“手段”、提高“黏度”,聚集“粉丝”、吸引“眼球”,努力把科学知识的传播、科学精神的引领渗透到微信、微博、影像、动画、视频、网游、网络社区中,拓展社会公众参与、互动、体验渠道,实现科普效果的最大化。

完善科学普及的政策法规。加大科普经费有效投入。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科普经费增长机制,支持科技馆免费开放和科技作品创作、科普产品开发,扩大优质科普资源源头供给。运用金融、税收杠杆,引导社会资本发展科普产业、壮大科普企业。健全科普人才激励机制。在推动科普专业学科教育体系建设、培育科普专业人才的同时,推广北京市的做法,开展科学传播专业职称评价工作,畅通科普专业人才职业上升渠道。建议设立国家科学普及奖,列入与国家科技进步奖、技术发明奖、自然科学奖同等级别的奖项。适时修订科学技术普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已颁布实行18年,科普工作的内容、形式和目标、任务都有了新的变化,应根据新时代的新任务、新要求,适时启动修订工作,从法律上保障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并落到实处,进一步提高全民科学素养。

责任编辑:刘宇同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