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打造复合形态“商业+”公共空间

大力打造复合形态“商业+”公共空间

2019年北京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5371.3亿元,其中,第三产业以超80%的占比成为经济增长“压舱石”。受产业带动,服务性消费增速领先,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稳步提升。现阶段抓紧布局和建设一批“商业+”公共空间,不仅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全市实体商业运行模式、拉动居民消费,同时也是利用疏解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的契机,探索城市土地高质量利用新路径的可行方向。

1585019488973

1.商业主体的运营模式已经发生“新进化”

城市商业消费生态的演进,是“商业+”公共空间诞生的核心背景。随着数字经济、网络物流的发展,“万物电商化”趋势加剧,消费者的行为习惯与需求模式正在进一步分层和分化,个性化社群、全方位社交、移动终端互联等现象频出,促使现代商业在理念、模式到产品的全领域发生了质变。当城市消费由为满足基本物质生活需求的“购买行为”向为满足精神和物质生活的“体验行为”转变,实体商业空间也日益由商品和消费者之间的“渠道”,向着体验性空间和用户关系运营“平台”发展。在这种趋势下,商业空间的价值从单纯的实物销售功能,发展到了利用空间进行娱乐的参与性业态,进而演变为生活方式与文化价值的全方位载体。可以说,当前的城市商业空间已不仅仅容纳着商品销售功能,更承担着通过空间场景吸引消费行为发生的作用。

作为中国商业市场的风向标,在传统实体商业运营模式受到新消费模式全方位冲击的背景下,北京的主要物业开发商不约而同地选择了新的商业空间形态。2008年以来,三里屯太古里、蓝色港湾国际商务区、前门“北京坊”和大栅栏商圈等商业综合体,都高度关注商业设施、消费场所与城市街道场景的全面融合。这种融合不仅体现在商业建筑与广场的硬件设施开放方面,更越来越多地融入了社交活动、文化游览、节庆展演、IP营销、周边社区服务乃至“网红打卡”等目的性旅游观光元素。现今的开发商更加注重开阔的建筑风格、露天开放的消费环境、文化地标性的场景体验,各商圈陆续提出了“共享”、“再生”、“城市客厅”乃至“共享+”等一系列新理念,力图通过商业设施与公共空间的景观再造与融合,进一步密切商业资源与城市居民群体的衔接。可见,以“商业+”为导向提升公共空间品质,与市场主体调整商圈运营模式的思路步调一致。

2.城市景观更新正在走向“集约化”

全市疏解整治违法建设等工作已取得了重要进展,疏解后地块的再利用成为下一阶段工作重点。截至2019年底,东城区、西城区内重点地区实现无违法经营建设“场清地净”。从目前看,腾退后的公共空间主要用于补建花园绿地、完善养老托幼和一般生活性服务设施等,各区便民商业服务网点、健康养老设施和“口袋绿地”等得到了全面补充,中心城区文化服务设施、公共绿地面积等各类指标均正在接近或完成各领域规划的预期目标。随着各类公共服务设施“短板”的陆续补齐,有必要同步调整腾退土地的再利用方向,以增强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质量、提升单位土地产值为目标,提升城市发展活力与竞争力。

中心城区的单一功能商业用地规模持续压减,地块内部的优化更新成为保持商业活力的重中之重。2019年上半年,全市新购物中心项目的入市土地面积较2018年下半年减少近40余万平方米,且新入市项目主要集中在通州、丰台等非中心城区。与之相对应的,是相当一部分百货商场形态的商业设施由于建筑格局、业态分布、运营管理等多种因素经营状况不佳,百盛、华堂、庄胜崇光、十里堡西单商场、太平洋百货等多个百货商场选择闭店。在商业地产短期供应大面积缩水的前提下,原有商业地块升级更需关注提升用地效率、提高产出质量,从空间景观的修复更多转向空间内商业“内容”的升级。特别是对谋求在有限空间尺度和已建成密集区域内持续提升经济与民生活力的中心城区而言,发展混合功能和设施的“商业+”公共空间,为城市更新改造开辟了新的视角。

3.“商业+”公共空间建设迎来政策“窗口期”

商业服务业设施空间规划和商圈改造工作全面启动,“商业+”公共空间发展的顶层设计日益明确。随着2019年初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复城市新总规和各区控规的制定发布,市商务局、市规自委、市发改委等陆续编制发布了《北京市商业服务业设施空间布局规划》、《北京市关于进一步繁荣夜间经济促进消费增长的措施》、《北京公共空间改造提升三年行动方案(2019年-2021)年》等一系列文件,以促进夜间经济和商业服务业发展为目的,逐步完善了培育“商业+”公共空间的总体思路、管理与服务方式、跨部门协调机制。目前,全市各主要商圈的分级发展思路已经明确,部分重点商圈发扬原有商业与消费基础优势、优化空间格局的更新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部分历史文化街区、休闲消费街区、游览体验街区等改造方案均已进入具体研究阶段,“商业+”公共空间的多点布局初见雏形。

全市营商环境改善系列政策落地与“放管服”改革的持续深化,为“商业+”公共空间的发展提供了重大利好。伴随《关于率先行动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等9项主要政策的陆续制定实施,2017年以来,全市市、区两级审批服务事项已经压缩一半以上,关键环节改革持续深化,涉企证照实现“二十四证合一”。疫情防控期间,北京市持续推进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办理,相继推出“中小微企业占道费减免”等多项先前未开通网上办理的事项,依据“申请6类+公共服务”进行统计,市区两级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率达到97%以上,与去年同期相比,网上办理实办率提升38%,有效减少了实体大厅人员聚集。“商业+”公共空间的建设、运行和运营往往涉及众多经营主体,北京营商环境的不断优化为此类空间的发展打通了审批瓶颈,开启了更加人性化的政策窗口。

4.北京发展复合形态“商业+”公共空间的挑战

尽管北京优化改进“商业+”公共空间面临一系列良好机遇,但现阶段北京的商业空间总量呈现规模缩减趋势,中心城区新增商业和消费空间受到规划严格约束,巨型尺度、单一功能、与城市公共生活不相融的商业设施仍然为数不少,亟待加强混合性功能开发和与周边居民生活的链接。而城市公共空间改造尚缺乏前瞻性和商业性的合理规划,部分分区规划蓝图对具体的商业建筑设计和运营管理设想过于简单,对民众人口构成和消费需求分层的预判缺失,更新过程中对整合各类资源要素实现可持续运营的路径研究不充分,政府在土地混合利用审批管理、行业自律与属地管理协调等多方面还存在瓶颈和断点。多方面因素致使目前社会主体参与开发“商业+”公共空间的积极性不强,商业实体经营意愿、政府规划思路和居民消费需求不匹配。

北京发展“商业+”公共空间需要运用政策工具为市场主体释放盈利空间:政府以规划形式提供总体部署,形成分类发展的空间更新改造机制;适当调整规划指标使用方式,优先利用市区两级国企用地和腾退后用地实施更新改造;完善“商业+”公共空间建设、经营的管理规范,激发居民活力;通过高端商业产生的利润和税收,改善街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运营机制。此外,还应该完善“商业+”公共空间更新改造的规划审批机制。

(作者单位: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科技战略决策咨询中心)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

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群:1080384700。

责任编辑:刘媛校对:于川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