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个国家而言,应急管理工作关系到国计民生,而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却是利国利民。应急管理信息化应该包括自然灾害监测预警、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应急指挥救援等诸多领域,迫切需要运用高新技术来推动业务创新和动力变革,从而实现跨越式发展。这就需要政府和企业的联合攻坚,尽快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战斗力,为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做出贡献。为此,建议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顶层设计。通过顶层设计能将信息技术这一治理手段,与协调、整合的整体性政府治理策略结合,解决碎片化问题。首先顶层设计要有整体性战略思维,尤其应急管理工作是一项以综合协调为主、多业务部门共同参与的任务,更需要树立全局观,要站在整体的角度、全局的高度,全面反映信息化需要考虑的问题,使政府应急管理能够灵活应对公民需求和具体问题。其次顶层设计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真正体现广大群众诉求和需要,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紧密相连,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保障群众的合法利益和生命安全。
二是加强资源整合。所谓资源整合,就是要根据应急管理工作的需要,通过组织、规划和协调,搭建统一的应急信息共享平台,构建一个全面、准确、经济、高效的应急信息资源体系,从而为政府应急管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信息支撑。而应急信息资源整合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作,首先可以推动构建一个全国性的应急信息管理机构,从整体上统筹规划全国的应急信息管理工作;然后再设立省、市、县三级政府应急信息管理机构,搭建起上下贯通的组织保障。其次建立统一的基础信息交换平台,有效整合不同部门之间以及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与日常公共服务之间的信息系统和应用系统,实现多部门异构数据集成,形成覆盖全面、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的应急信息支撑网络。再次要持续不断的推动技术标准化和业务规范化建设,这也是美国应急管理应用系统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三是加强科研攻关。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的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正在逐步完善,但在各地区、各级政府之间还存在很大差异。因此,我们还是要切实加强科研攻关,加强现代应急信息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为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首先政府要通过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开展信息化技术的研发,要为企业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其次要加强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依托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为人才培养以及信息技术研发创造良好的环境,加强应急管理信息化人才培养,提高应急领域科技研发能力,为政府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