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难题不出镇

信访难题不出镇

靖边县杨桥畔镇三级网络抓调处、“345”工作法解难题

1

近年来,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杨桥畔镇利用“镇、村、组”三级网络抓调处和“345”工作机制,成功化解了一大批信访积案和疑难案件。重点案件办理上,杨桥畔镇与4户上访难缠户签定息诉罢访承诺书,成功化解了两个村五年来久拖不决的村界纠纷问题,使1000余亩耕地得以恢复正常耕作。

一、背景

杨桥畔镇地处陕蒙交界处,是靖边县的东大门,总土地面积201平方公里。新中国成立时,这里是一片沙海。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人们发明了引水拉沙造地的办法,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努力,现在已经是良田万顷。

杨桥畔在历史上曾设有一座劳改农场,关押着来自“五省十八县”的劳改犯,这些人释放后,有相当一部分就留了下来,因此全镇人口构成十分复杂,矛盾纠纷也就比较突出。

近年来,随着靖边县能源化工园区、中小企业创业园区、新能源产业园区、现代商贸物流园区落户,太中银铁路和蒙华铁路在镇域内交汇,累计征占用土地达4万余亩,大面积征地带动地价上涨,原先无人问津的荒地现在飙升至数万元一亩,受利益驱使,群众围绕土地的争议激增,滋事、斗殴、上访事件轮番上演。

仅2017年,全镇排查梳理出的信访案件就有112件,镇党委、镇政府将主要的工作精力都用在了化解矛盾纠纷上,很难腾出手来抓发展。当年,该镇被列为全县信访维稳重点管理镇,营商环境很糟糕,严重制约了全镇经济社会的发展。

面对严峻形势和复杂局面,镇党委、镇政府通过认真调查,仔细研判,多次召开会议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动员各方力量主动出击,按照市委“五治融合”抓社会治理的要求,夯实三级信访责任,实行三包、四定、五访“345”工作法,及时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各类突出问题,建立畅通、有序、务实、高效的信访工作新秩序,深入推进现代化社会治理。

二、做法和成效

1.建立了“镇、村、组”三级信访维稳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网络

杨桥畔建立了“镇、村、组”三级信访维稳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网络。镇领导小组抓总;各村以包村领导和村支部书记包干;每村划分若干网格,派驻镇干部为网格员,负责本网格的法律政策宣传、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信访重点对象稳控等工作。简单的矛盾纠纷化解在网格,一般性矛盾纠纷化解在村一级,较复杂矛盾纠纷由包村领导调查调处,疑难历史积案由镇领导小组研究解决。

2.创新建立了以“三包、四定、五访”为内容的“345”工作法

群众上访有很多都是因为政策不清、情况不明造成的。针对这一情况,镇党委、镇政府一班人通过认真研究总结,创新建立了以“三包、四定、五访”为内容的“345”工作法。

“三包”即包调查、包调处、包稳控。实行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班人马,一抓到底。

“四定”即定时、定点、定人、定责。根据信访案件的需要,抽调司法所、派出所、法庭等单位骨干成员,明确责任分工,限时办结。

“五访”即下访、约访、接访、带访、回访。主动下沉了解信访人诉求,调查原因,提出化解意见;对所排查的各类矛盾纠纷确定时间进行约访或定期接访;对涉法涉诉或者超出乡镇层面解决的问题,由镇政府领导干部带领信访人到相关职能部门进行答复解决,或引导信访人走法律程序;对信访结果进行跟踪回访。

3.成效显著,通过正常渠道反映诉求的意识明显增强

2017年以来,全镇共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154件,截至目前,已调处解决124件,带访、引导走法律途径解决14件,不予受理重复访5件,剩余11件正在积极调处,切实做到了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2017年底,杨桥畔镇顺利摘掉信访维稳单列镇帽子;2018年被靖边县委、县政府授予信访维稳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019年,在西北政法大学和杭州师范大学共同主办的新时代“枫桥经验”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学术研讨会上,靖边县杨桥畔镇人大主席王明润做了《基层矛盾调处的实践》交流发言,详细介绍了杨桥畔镇重点矛盾纠纷调解“三包四定五访”工作方法,充分展现了基层工作者在化解矛盾纠纷时创造出的智慧以及所付出的心血,引起了与会人员的共鸣。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吴成玲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