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健康新理念推动卫生习惯新转变

用健康新理念推动卫生习惯新转变

——对爱国卫生运动的几点新思考

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从国家防控体系、治理能力到公民的家国情怀、文化理念以及生活习惯,都促使我们进行若干新的思考。用新的健康理念推动卫生习惯的新转变,以文明卫生习惯开展群众性爱国卫生运动,在更深层次提高新时代人民的健康水平,便是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思考话题。

不正确的生活习惯,不仅会危害人们的健康,也是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在人类社会空间得以传播的影响因素之一。在疫情暴发之前,写字楼、商业区聚众吸烟者有之;公交车站、菜市场随地吐痰者有之;老旧小区垃圾堆积、杂物乱放等现象有之;街头巷尾宠物随地大小便等情况亦有之……这些文明卫生问题看似事小,实则关系重大。它不仅破坏环境,影响居民生活质量,而且导致病菌传播,严重危害公共健康。近几个月以来,在疫情的影响下,人们对文明卫生开始有了新的认识。不少人意识到,社会仍然时刻面临着卫生安全的生存挑战,要想“好好活着”,首先应该摒弃卫生陋习,提升文明健康素养。

摄图网_500723631

以疫情反思为新的切点,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始于1952年的爱国卫生运动,是中国在公共卫生事业方面的一项创举。新中国诞生之初,天花、血吸虫病等传染病、地方病在多地流行。经过68年的群众性卫生活动,我国有效控制了传染病的流行,有效提升了群众的健康素养,大幅改善了群众的健康状况。这次战“疫”,爱国卫生工作因时而动,精准发力,打响了“居家阻疫”“全民抗疫”的人民战争,有效遏制了疫情的扩散,再次彰显了爱国卫生运动是防控重大传染病的一个传统法宝。以此为前提,借反思疫情,广泛开展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破生活陋习、树卫生新风尚,可谓“好雨知时节”,适逢其时。疫情是一面显微镜,用以观察我们公民的社会生活方式,不难发现,眼下无论是生活习惯、生物伦理,还是健康理念,都与我国经济日趋走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所需要的现代文明必备素质不完全相适应,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促使我们必须以痛定思痛的强烈反思意识,以“壮士断腕”的决断,下决心在卫生习惯上来一次自我批判、自我革命。如营造和谐文明的用餐文化,树立“公筷公勺”分餐的新风尚;破除“野味文化”陋习,树立“拒食野生动物”的新风尚;破除“只扫自己门前雪”的小我观念,树立“关爱他人,打造命运共同体”的大我胸怀等。破除旧观念是树立新风尚的思想引擎,伴随着旧观念的去除,新观念必然应运而生。正所谓,“破字当头,立也就在其中了”。

以健康教育为重要引领,大力提高公民健康素养、推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2020年3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指出:“要坚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从人居环境改善、饮食习惯、社会心理健康、公共卫生设施等多个方面开展工作,特别是要坚决杜绝食用野生动物的陋习,提倡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这为我们做好新时代爱国卫生工作指明了方向。健康素养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社会文明与进步的重要标注。普及健康生活,必须着眼于提高全民健康素养,这是改变国民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而这当中又以健康教育为先。因此,应把大兴健康教育,实施国民健康素养行动计划,作为普及健康生活的重要抓手高度重视。要多渠道进行宣传教育,让民众接受正确的理念和健康知识,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不同年龄层居民的特点和接受情况,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分类施教,让健康教育更加接地气,更接近生活。要推进预防保健的“靶点”前移,把健康教育列入中小学课堂,把培养健康生活方式纳入学校的素质教育之中,学校从小开始培养孩子们的健康理念和卫生习惯。要加强健康宣传,促进国民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改善膳食结构,降低超重率和肥胖率,减少烟草、酒精等对人身体的健康危害,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营造健康国民的支持性环境。要强化文明公约、文明行为规范对公民不良行为的公共约束作用,靠群众自治和舆论力量纠正生活陋习。《“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健康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把健康教育作为所有教育阶段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并提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健康文化,移风易俗,培育良好的生活习惯”。实践表明,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只有从思想上树立起正确的健康理念,才不会在健康之路上跑偏走歪。

以组织发动群众为基本路径,多方营造“预防为主”的绿色安全健康环境。提高公民健康意识和素养,推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尽可能减少疾病的发生,是最简单有效、最节省成本的预防。而这其中的基本路径就是秉持我们党“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广泛组织和发动群众。经过这次疫情,大部分中国公民都被普及了传染病预防知识,更养成了出门戴口罩的习惯。爱国卫生运动要义在树立“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的思想,人人从改变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和不卫生陋习入手,在讲卫生、移风易俗、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不随地吐痰、不乱倒垃圾等方面,按下杜绝陋习的“加速键”,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注入“防未病”、“治未病”的健康理念中,努力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同时,也要求我们社会强力推进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努力建设与改善社会人文环境和自然生态环境,诸如推广分餐进食、公筷公勺,拒食野生动物,重视定期体检,通过运动疗法、中医药等多种措施将健康管理关口前移,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培养群众养成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降低人群和个体发生疾病的风险。爱国卫生运动,需要依靠每个人从点滴做起,自觉摒弃卫生陋习,没有群众的参与是不行的。惟群众参与则兴,惟群众参与则强。这是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的法宝,也是爱国卫生运动强大生命力之所在。

以评先为激励杠杆,驱动“打造健康中国”文明卫生风尚持续长足发展。在推进爱国卫生运动发展过程中,我们已经创造了一系列有中国特色的有效形式,诸如以“五讲四美三热爱”为主题的精神文明活动,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主线的城市卫生大检查,以创建“文明城市”“卫生城市”“环保城市”为抓手的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环境整治,以及围绕疾病预防和健康两大核心开展的重大专项行动等。这些活动在完善公共卫生设施、倡导文明卫生新风尚上,都起到了卓有成效的促进作用。眼下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是:内容需要与时俱进,形式需要更加扎实,活动需要进一步升级和持续。实现这些新要求,离不开横向组织网络健全、纵向体系完整的组织架构,离不开卫生、城管、市场监管、住建、教育、环保、交通等各部门统筹协调,离不开企事业单位、社会团队、家庭、个人等社会各要素积极参与,但要真正形成部门协同、社会参与、齐抓共管的生动局面,必须将“打造健康中国”作为绩效纳入各项评先活动,一起部署、一起运转、一起落实,让文明卫生风尚自觉落地生根,让大家在共享文明卫生成果中更加能动地承担责任和义务。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各种激励机制的杠杆作用,充分调动全社会“打造健康中国”的内在积极性,从而使爱国卫生运动始终保持葳蕤生长的旺盛生命力。

(转载请注明来源:宣讲家网站,违者必究。)

宣讲家网评论,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欢迎有识之士投稿或提出宝贵意见!

稿件一经采用,必付稿酬。谢谢!

宣讲家网评论征稿邮箱:xuanjiangjia001@163.com,QQ交群:1080384700。

责任编辑:刘媛校对:于川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