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意”的文博会亮点纷呈

“创新+创意”的文博会亮点纷呈

XxjpsgC007614_20250522_PEPFN0A001

当日,为期5天的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开幕。 新华社记者 肖恩楠 摄

据《经济日报》报道,5月22日至26日,第二十一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举办。本届文博会围绕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以“创新引领潮流·创意点亮生活”为主题,将展出文化产品超过12万件,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将在现场进行展示与交易。

作为我国文化产业领域的“风向标”与“桥头堡”,自2004年首届文博会举办以来,这一盛会已经走过了21个年头。20多年的时光,见证了其从区域性展会成长为国家级、国际化、综合性文化产业盛会的蜕变。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历届文博会累计成交额超3万亿元,服务文化产业企业机构超4.5万个,交易展示海内外文化创意产业展品超200万种,这一组组数据无不彰显着文博会的巨大影响力。

本届文博会,“创新”与“创意”成为最为闪耀的关键词,除了有6280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企业和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305家海外展商线上线下参展外,在创新驱动方面,分会场机制展现出强大的活力。52家分会场中,新增的8家“新面孔”带来了全新的气息。平安金融中心云际分会场凭借高空地标优势,打造出世界级高空观光与文化交融目的地;坪山文化聚落以“六馆一体”的宏大格局,呈现出城市文化产业消费新空间;位于福田CBD的BitCity次元小镇,为消费者构建起全方位沉浸式次元生态空间;粤港澳超高清数创产业园则聚焦超高清产业,打造产业新高地。这些新成员的加入,也展示了深圳文化产业发展的澎湃动力。

数智赋能是本届文博会的又一创新亮点。各分会场深入实施“文化+科技”战略,积极把握人工智能带来的变革与机遇。南山科兴科学园集结“数字+”内容,构建“科技+文化”创新生态体系;天健云途 BIM 设计产业园展示人工智能在IP创作、商业化运营的最新成果;环球数码分会场围绕动漫影视创作等构建多维度产业链,举办各类精彩活动。人工智能正在重构文化生产链,为文化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模式与应用场景。

在跨界融合上,本届文博会同样创意无限。招商蛇口文创集聚区将“文化创意+低空经济产业”相融合,展现滨海特色与创意科技;生物圈三号探索“文化+生态”发展模式,实现生态IP破圈传播;深圳F518创意园联动跨境电商等,打造消费领域资源对接平台。这些跨界活动,打破了产业边界,拓展了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同时,本届文博会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进行了深刻诠释。APark深圳数字艺术公园通过多个主题活动,诠释前沿科技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之美;华侨城甘坑新镇以“文旅+非遗+科技”为方向,展示新文旅风貌;光明科技生态园聚焦小成本电影创作,为青年影人搭建舞台。

此外,本届文博会在规模、展示内容、国际化程度等方面均有新的突破。除了展会国际化“朋友圈”已覆盖全球近百个国家和地区,还首次设立人工智能展区,让人们沉浸式感受人工智能给文化产业带来的变革。可以说,文博会已成为全民共享的文化嘉年华,广大市民和游客能够在其中尽情感受文化魅力。

文博会是一座文明互鉴的金桥,它不仅为文化产业从业者提供了交流合作的平台,也为普通民众带来了丰富的文化体验。期待文博会能够持续创新,推动我国文化产业不断向前发展,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让世界文化汇聚中国。(宣讲家网 王小梅)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图片来自新华社,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张慕琪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