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疫”为“翼”,推动中国经济健康向好(3)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在对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治理带来短期冲击的同时,也倒逼传统产业加速朝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转型。我们要在稳的基础上积极进取,在常态化疫情防控中全面推进复工复产达产,大力扶持高技术产业,用于领跑新经济形态和模式发展,推动中国经济健康向好。

经济结构调整的速度超出了人们的想象。现有运行数据告诉我们,以新产业、新产品、新模式为代表的新动能逆势增长,与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5G相关的经济表现非常活跃,电子商务、在线学习、远程问诊得到了较快发展。对小学生上网,过去家长大多持反对意见,在发现网上学习效果也不错之后,从反对转为支持。从2020年3月的统计数据来看,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了8.9%,逆势飘红。抗疫期间,网络和现实社会都形成了一个新词,大家把抗疫英雄,特别是医生都比喻为“逆行者”,高技术产业就是经济领域的“逆行者”。机器人特别是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达到12.9%,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达到13.2%。高技术服务业中,电子商务服务业投资增长39.6%。过去我们投资往往是在“铁公基”方面,现在转向了信息化。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投资增长17.4%。自动售货机、售票机,电子元件,集成电路,城市轨道车辆,太阳能电池产量分别增长35.3%、16.2%、16.0%、13.1%和3.4%。同时,用工荒导致很多企业复工复产困难重重,也使得他们意识到传统线下管理的缺陷,开始推行远程管理,反而适应了企业管理范式的改革。

更需要高度重视的是,疫情加速了共享制造时代的到来。什么叫“共享制造”?比如小米手机的设计是全方位的,制造是委托的,品牌是自己的,这就叫共享制造。共享制造是一个围绕生产制造各个环节,将分散闲置生产能力集中起来,在需求方之间进行弹性匹配和动态共享的新型生产方式,在本质上它是利用数字技术增强经济活动柔韧性的一种表现。之前我们一直关注的是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现在从共享单车到共享汽车,我们逐渐走向了共享制造。共享制造改变了生产方式,也必将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进而改变政府运行模式、管理模式和社会运营模式。共享制造一方面将成为促进“共享制造模式”发展的关键环节,逐渐打破企业的边界,推动生产组织方式向网络化组织和平台型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它不仅推动了技术和资本投入方式的演变,同时还改变了企业劳动投入的方式,使共享用工成为企业用工方式的必然趋势。什么是“共享用工”?现在我们都是单位人,就是档案在一个单位,不能到其他单位去兼职。共享制造时代可以兼任很多工作,不一定局限在国内,可以通过互联网在全球工作。

规制科技产业方兴未艾、潜力巨大。“规制技术”就是对人们的行为进行测评,疫情期间大数据充分展示了它的威力。比如现在进入某个地方都要求出示健康码,健康码就是一种规制,对人们过去是否去过高危地区进行测评。规制科技将创新性技术运用到现有的规制过程,达成了更有效的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处置要求,形成了一个新的产业。以健康码为例,健康码其实就是一个数字化的健康证明,属于典型的服务业,用于基础社区办公室、交通卡口、机场、火车站等多个场景下的扫码核验,实现民众一次申报各场所一体通用。申请健康码的民众通常需要在相关APP或小程序上注册,并提供自身的实名信息,验证用户身份后,还需填写自己的体温和接触史等健康信息。健康码平台会结合权威数据平台查询用户的行动记录、健康状况,最终生成一个带有颜色标记的二维码作为用户的健康证明。这就是规制的作用。虽然新冠肺炎疫情是在2020年暴发,但其实从2003年到现在,在全球范围内基本上年年都有疫情,人类流动性的加快会带来规制经济、规制行为、规制技术的发展,形成一个新的产业。

这里还需提到一项中央采取的精准措施是发展“新基建”。新基建和传统基建不是一个概念,我把它称为技术性基础设施。传统的基建主要是通讯、铁路、公路、机场,而新基建主要是基于数字产业、信息化技术而形成的。它既是强基础、利长远的战略性、先导性、全局性工程,又对当前经济具有稳增长、调结构的价值,还有惠民生的作用。城市大脑就是未来新基建最重要的一个内容。以交通为例,可以把传统交通变为智能交通,具体说来是具有应急性、智慧性,可以柔性管理的智能交通。比如,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后,我们进行交通管制要派人去,而智能交通用一个指令就能把所有的高速公路口关掉,路上哪里不能通行会准确提醒,有人违规就会立即通知相关负责人。

新基建既要着眼于长远也不能脱离过去,应量力而行。比如现在制造业成了共享,科技突破也改变了方向,个人单独进行科技突破已经很难了,大部分的科技突破必然应用在大型的科学装置、国家实验室和依附于技术的社会基础设施,也就是我们说的新基建这一块。以技术基础创新、信息技术发展应用为代表的新基建既是面向未来的战略布局,也可以看作新基建的战略投资方向。新基建具有成长性、创新性,它对供给侧和需求侧同时发挥渗透融合和带动作用,是中国经济动能切换的关键一招。

三、中国化“疫”为“翼”的发展思路

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的影响是一个脉冲效应,它本身虽然不是持续的,但它的影响可以是长期的。2020年4月20日至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陕西考察期间强调,“重大的历史进步都是在一些重大的灾难之后,中华民族就是这样在艰难困苦中历练、成长起来的”。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赴浙江、陕西考察调研,作出了很多战略部署。这说明什么?我们现在最关键的是布局。

马克思曾指出,各种经济时代的区别,不在于生产什么,而在于怎样生产,用什么劳动资料生产。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那么共享制造或共享生产呢?可以说是以知识阶层为首的数字化社会。全力保障新一代信息技术中的数字技术得到及时的研发支持和应用推广至关重要。生产中的许多环节正在从生产流程中分离出来,形成服务外包的生产模式,使原来的生产者变成生产过程的监督者或服务者。传统的生产流程、管理模式、劳资关系将发生根本改变。

数字化以后改变最大的是什么?是农业。疫情过后,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将提到议事日程。过去农民自己生产、自己消费、管理田间地头,现在则要衍生。河南省鹤壁市浚县王庄镇把所有的自然村都集中到了一起,把农民从自耕农变成农业工人,进行农业生产的现代化。让原来的农民到面粉厂、饲养场上班,然后用物联网、无人机管理耕地。农业与高科技的结合衍生出农业园区,包括农业大学。

数字技术正在引发蒸汽革命、电气革命以来的第三次重大社会变革。我们的生产工具也从耕牛、镰刀、动力机械到了现在的智能网络。有人说,将来服务即是生产,娱乐就是工作,或者说工作就是休闲,这形成了数字时代特有的生产力。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在迅速工业化过程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从产业形态上看,从工业经济走向数字经济是一个很大的改变;从产业链来看,中国已经开始从产业供应链转向价值链布局。

数据在新时代被纳入生产要素后,对产业变革的影响作用更加明显。现在流行软件即服务,计算即服务,数据即服务,平台即服务,网络即服务,这使得传统企业迅速向服务化转型。中国已经在这方面进行了布局,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又将这个问题迅速向前推进了。可以说,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一种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态。

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产业组织的主要形式。现在经济行为已经从资源重组、商业竞争转变为服务合作,我们对这种竞争模式也产生了新的思考,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带来的一些理念。因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只有合作才能成功,搞零和博弈是不行的,合作才是未来社会的主流。随着网络技术的快速渗透,信息变得越来越透明。由于关联范围越来越大,全球范围内的所有交易行为都将豁然暴露在阳光之下,对抗性竞争不再像工业社会时那样有效,理性经济人必然向关联社会人演化,只有平等合作才能获得互利共赢的生存空间。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我们应该成为命运共同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果处处以邻为壑,靠打贸易战遏制他国发展,其后果恐怕比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危害更加可怕。“思路决定出路”,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各国应互信互助、共谋良策、合力防控。

第一,在经济上要谨防全球产业链断裂。疫情之下,“产业链去中国化”、“从中国撤资”、“脱钩论”等论调甚嚣尘上,这种说法客观上不可能,主观上也行不通。疫情可能会打破全球化语境的供应链分工前提,每一个经济体都应该致力于其供应链的长效深化。但是过长的产业链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增加了风险,“打铁还需自身硬”,所以中国必须在关键产业、关键产品的生产上做到独立自主,必须在全球化和独立自主之间找到平衡。积极满足新技术带来的新投资、新需求,推动经济在更高水平实现供求平衡,不断催生以智能化、数字化为代表的新产业,直接创造新需求、拉动新投资,实现经济的新变化。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