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毕业季。2020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874万人,同比增加40万人,毕业生人数再创历史新高,再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近日,中央组织部、人社部、民政部、教育部、财政部等七部门印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创业的通知》(简称《通知》),提出鼓励高校毕业生围绕社区服务需求就业创业,支持社区服务类企业、社会组织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或组织见习,支持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服务领域创业和灵活就业。
今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给社区服务提出了新的课题与挑战。《通知》提出,社区工作者队伍出现空缺岗位优先招用高校毕业生,着力补齐新冠肺炎疫情社区防控中暴露出的社区工作力量短板,完善政府购买社区服务政策措施,培育发展各类城乡社区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服务机构,通过服务供给增加带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要想把社区建成放心、便民的社区,还需要完善各项岗位服务,补充相关工作人员,这就为高校毕业生围绕社区服务需求就业创业提供了不少机会。同时,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一些新业态、新技术、新岗位成为城乡社区就业新风口。年轻毕业生应发挥自身优势与特点,充分运用好互联网新业态,打造“社区+”新模式,助力社区营造共建共享新格局,为社区工作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对高校毕业生来说,在社区就业,可节省通勤成本和精力。对社区居民来说,高校毕业生加盟社区服务队伍,既能弥补短板,还能提升服务质量。从城市角度来说,提升社区服务能力后,城市会更加完善和宜居。
高校毕业生要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取向,正确看待就业形势,将去基层、城乡社区工作作为重要选择,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其次,要出台各种激励措施进行引导和鼓励。强化高校毕业生社区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观念引导,关心城乡社区就业创业高校毕业生成长发展,加大从优秀城乡社区工作者中招录(聘)公务员或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特别是街道(乡镇)干部力度。此外,对高校毕业生围绕社区服务就业创业应有相关补助、补贴等支持政策,提升社区服务工作在职场和市场的地位,让激励政策措施切实落地,富有成效。
各地要积极配合,充分重视,将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创业纳入就业、人才和城乡社区治理工作总体安排,将高校毕业生在城乡社区就业创业情况纳入文明城市(区)、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测评体系。在统筹实施原有基层服务项目的同时,积极拓展新项目。各级政府和高校要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就业创业的宣传力度,毕业生也要认真学习掌握国家就业政策措施,充分用好就业政策红包,享受政策红利。举办专场城乡社区就业招聘会或对接活动,帮助高校毕业生。主动对接高校,为有意愿到城乡社区创业的大学生提供工商注册、开业指导、项目推介、政策咨询、资金筹措、成果转化等高效便捷的“一站式”服务,提高高校毕业生到城乡社区创业的成功率。(来源:宣讲家网)
【声明:本文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仅供参考。本文系宣讲家网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已有0人发表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