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敌视中国的国际背景和逻辑根源

美国敌视中国的国际背景和逻辑根源

【摘要】近年来,美国为了打压中国,不放过任何一个能够抹黑中国的机会,不断歪曲事实和制造谣言来攻击中国的内政外交,恶化了中美关系,毒化了国际舆论环境。美国抹黑中国并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有着深刻的国际背景和逻辑根源。首先,世界经济重心东移,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大国群体性崛起,西方担心既得利益和权力丧失;其次,美国右翼势力抱残守缺、顽固不化,对中国的政治制度和发展模式采取敌视态度;再次,超越“修昔底德陷阱”绝非易事,守成国对崛起国的恐惧心理难以释怀;最后,狭隘思维作怪,美国不愿意付出却想获得更大的国家利益并维持世界领导权。

【关键词】中美关系 政治偏见 国际背景 【中图分类号】D815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日益提高。由于中美两国在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等领域具有巨大差异,加之担心中国的崛起将逐渐动摇美国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并与美国争夺世界的领导权,因此美国一些政治势力和政客把中国视为潜在威胁和战略对手。突出表现就是美国的一些主流媒体、智库、政客等极尽所能地歪曲、抹黑、污蔑、攻击中国,对中国进行刻意打压,企图破坏中国的国际形象,进而达到孤立中国、遏制中国的战略目标。

目前全世界的注意力都聚焦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上,然而美国仍在极力污名化中国,在没有科学根据的情况下片面认定病毒起源于中国,指责中国隐瞒疫情导致病毒蔓延至全世界,甚至提出向中国索要巨额经济赔偿。事实上,美国敌视、抹黑中国并不是一时冲动,而是有着深刻的国际背景和逻辑根源。

世界经济重心东移,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普遍不适应这种变化,表现出一种守成国的“酸葡萄心理”

进入21世纪以来,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大国的群体性崛起是当代国际关系中意义最为深远的变化之一,逐渐改变了国际力量格局,对世界秩序重构提出了强烈要求。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大国的崛起具有四个特点。第一,新兴经济体的崛起是群体性崛起,大批的发展中国家获得了快速发展。第二,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主要表现为新兴大国的崛起。第三,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具有可持续性。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对内采取市场化改革、对外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增长效率显著提高。第四,新兴经济体的群体性崛起使得新兴经济体之间相互带动作用不断加强,先发国家和后发国家之间形成了相互贸易和投资的良性循环。

金砖国家是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领头羊”,也是二十国集团的重要成员。由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和中国五个国家参与的金砖国家峰会自2009年以来每年召开一次,金砖国家合作机制逐渐成型。金砖国家的国土面积占世界陆地面积的26.46%,人口总量也占世界人口的近43%,贸易额约占世界的15%。目前,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均已进入世界前十大经济体之列。需要注意的是,金砖国家不仅因为经济规模和经济活力为全球所瞩目,更是作为全球化的得益者和后发国家中的优等生在全球治理议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改革不合理的国际经济与政治秩序、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是发展中国家群体的一贯诉求。以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力量对比悬殊,西方大国在世界体系和国际秩序中的主导地位难以撼动;目前,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大国群体性崛起,对西方大国的主导地位构成了强有力的挑战。西方国家面对冲击,一是不适应,二是恐惧,从而对主要的新兴大国产生了疑虑和戒备心理。

抱残守缺、顽固不化,美国沉浸在政治偏见中不能自拔

中国始终坚持走民主、法治、改革、开放的发展道路,并且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不对世界上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但是,由于社会制度不同,一些美国政客和顽固势力抱着根深蒂固的反共思维和冷战思维不放,看待和处理任何事情都离不开意识形态的“有色眼镜”。

商人出身的特朗普给人的直观印象是特别重视经济利益,其对中国的敌视态度由来已久。2011年,特朗普在《强硬正逢其时——让美国重新登顶》一书中明确指出:“中国是美国的敌人。”2019年7月,美国国防部副部长约翰·鲁德在阿斯彭安全论坛上表示,“说到有能力改变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并改变全球秩序的一个国家、一个大国,中国是排在第一位的,不论是好是坏。思考安全事务的人士尚未充分认识到我们目前又一次处于意识形态竞争之中”。2020年1月,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伦敦会见英国外交大臣多米尼克·拉布时再次重提“中国威胁论”与5G问题。蓬佩奥妄称:“美国担心的不是某一家公司,而是中国的制度。”“虽然我们仍须对恐怖主义保持高度警惕,但世界各地依旧存在各种挑战,而共产党是我们时代的核心威胁。”2020年3月,七国集团外长举行视频会议,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要求将“武汉病毒”写入公报中,但遭到其他国家的反对。

事实上,美国一些政客利用社会上很大一部分人对中国意识形态的仇视和恐惧心理,把抹黑、攻击中国作为谋求政治利益和获取竞选优势的不二法门。尤其是2020年美国大选临近,即便当下疫情肆虐,特朗普和拜登依旧不忘“攻击中国”这个竞选斗争的传统策略。他们把抹黑中国当作竞选筹码,并争相抨击对方“对华软弱”。据美国政治新闻网站Politico报道,近日美国共和党参议院全国委员会向竞选机构发送了一份长达57页的备忘录,建议共和党候选人通过积极攻击中国的方式来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危机,并煞费苦心地为他们提供“攻略”和相关问题的“标准答案”。

对于特朗普政府来说,由于当前美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死亡人数飙升,其面对应对政策失当的批评和压力陡增,为了转移国内公众视线、掩盖决策失误,很自然地向外推卸责任,掀起了一场反华公关战:特朗普坐镇,蓬佩奥担任急先锋,放任手下在各方面抹黑、污蔑中国。特别是蓬佩奥,作为世界第一大国的国务卿,在各种场合、各种议题上极尽污蔑攻击中国之能事。当然,不仅是美国,欧洲国家对中国的体制和意识形态同样表现出戒备心理。正如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研究员亚历山大·洛马诺夫指出的,“中国的强大生产力和北京顺利摆脱疫情令许多西方政客不悦。尽管中国竭力避免与西方意识形态之争的话题,但其政治体制特点在抗疫斗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事实胜于雄辩,公道自在人心。即使在美国,也还有一些坚持真理的有识之士勇敢地站出来主持公道,但也无一例外地遭到右翼势力的围攻。比如,前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因赞赏中国的抗疫举措而受到右翼势力的围攻;继“美国之音”遭特朗普痛批“帮中国宣传”后,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和全国广播公司也被特朗普安上了“中国傀儡”“人民公敌”的罪名。这种现象出现在一向号称言论自由、重视人权的美国,不得不说是一个极大的讽刺。

当前,世界各国正在全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弘扬人道主义精神,体现文明社会的进步和善意,加强国家之间的团结合作。但少数西方政客和政府不仅没有放弃相互敌视和政治抹黑的做法,反而借疫情进行政治炒作,对中国进行恶意的诋毁、攻击,其言论之恶毒、论据之无理、逻辑之荒谬,都让有良知的人们深恶痛绝。对于中国人民来说,在艰难取得国内抗击疫情的初步胜利之后,在大力开展对外合作、向有需要的国家提供无私援助之时,面对这些无端指责,更感到痛心疾首。

“修昔底德陷阱”难以超越,守成国对崛起国的恐惧心理难以释怀

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中国是新兴大国的翘楚,美国是全世界最大的霸权国,双方的战略利益存在冲突是必然的。因此,很多人都在担心中美关系会陷入“修昔底德陷阱”。“修昔底德陷阱”的要害在于两点:一是新兴大国的崛起,二是霸权国家的恐惧。

一方面,中国是国际社会公认的最重要的新兴大国,也是美国最为担忧的对其霸权构成威胁的挑战国。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综合国力得到了飞跃式发展,对国际事务的发言权也获得了显著的提升。中国政府一直强调,中国始终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这不仅是基于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也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更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然而,美国政府对此采取了不予置信的态度以及不合作的政策,这是对中国战略的严重误读。

另一方面,美国对中国崛起的恐惧感是一种心理失衡的表现。尽管时代变了,但是美国的政治家还是跳不出“零和博弈”的思维框架,逃不出自己假想的不安全感。事实上,目前的中国既没有挑战美国霸权的能力,也没有挑战美国霸权的战略意志,只是很多美国人习惯从静止的观点看待自己的霸权地位,总认为他国是在挑战自己(其实是敏感过了头)。

特朗普上台伊始,就对美国的大战略进行了调整,“大国竞争”取代“反恐”成为美国国家安全的首要关切。2017年12月发布的特朗普任内首份《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和2018年1月发布的《2018年美国国防战略报告》都明确指出,美国目前面临着三类安全威胁:第一类威胁来自所谓的修正主义国家,主要是指大国,即中国和俄罗斯;第二类威胁来自获取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国家,主要是指伊朗和朝鲜;第三类威胁来自国际恐怖主义。在这三类威胁中,又特别强调大国之间的战略竞争。以上两份报告充斥着“零和博弈”“冷战思维”等,标志着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又一次重大转型。

中美关系不断下滑的主要原因是特朗普政府的国家战略调整,即重新聚焦大国竞争,把中国作为首要威胁和战略竞争者。特朗普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单方面挑起对华贸易摩擦,推动中美两国在科技等关键领域“脱钩”,诋毁抹黑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等等。按理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本应是推动两国关系重回合作轨道的重要契机,但遗憾的是,美方的不友好言辞和所作所为导致中美关系继续朝着恶化的方向发展。

事实上,随着科技的进步、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世界各国的相互依存度日渐加深,逐渐形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零和博弈”的思维越来越为世人所不齿。中美双方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共同利益,并且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对世界而言具有重要意义,这决定了中美之间必然要超越“修昔底德陷阱”。为了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和全球秩序的稳定,两国领导人必须展现出睿智、远见、耐心,正确地看待和处理双边关系。

不愿付出却想获取更大的国家利益并维持世界领导权,这种自相矛盾的逻辑导致美国国际声望和领导能力大幅下降

特朗普政府既不愿为国际社会的发展和稳定付出,又想继续保持世界领袖的领导地位,这种无法解决的自相矛盾的逻辑导致美国国际声望和领导能力大幅下降。相比之下,中国一系列的负责任倡议和举动使得其国际形象和国际地位快速提升。具体而言,中美之间在六个方面有云壤之别。

第一,特朗普政府失信于国际社会,而中国一向恪守国际承诺。特朗普政府漠视和违背西方赖以发展的契约精神,甚至公然退出多项国际组织和条约。作为现有国际秩序的主导者,美国在国际合作中的“退出政策”正引发国际政治和经济的混乱。在多数情况下,特朗普政府的退出理由主要有两个:一是该组织或条约有损美国利益;二是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的影响太大,导致该机制的发展方向与美国的意志相悖。与美国相反,中国政府历来一诺千金,在对国际社会作出承诺时比较谨慎,承诺一旦作出就会严格遵守。

第二,特朗普政府顽固坚持“美国优先”,而中国坚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特朗普政府把“美国优先”发挥到极致,不仅单方面挑起对华贸易摩擦,甚至罔顾盟友利益,对欧盟、加拿大、墨西哥、日本等盟国也举起加征关税的大棒。如果一个大国眼里没有公平和正义,仅为了一己私利,那么其国际形象和号召力必然会受到削弱。当前,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经成为中国倡导的新型国际关系、新型全球治理的核心理念,展现出了中国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大国担当。一边是“美国优先”,一边是“人类命运共同体”,道义上的高下已经可以立判。

第三,特朗普政府过分计较所谓的“公平”原则,而中国积极提供国际公共产品。特朗普政府对参与全球治理和提供国际公共产品不感兴趣,也不重视国际援助,不愿意承担国际发展义务。特朗普政府提出要“公平贸易”,即不仅将中国视为“战略对手”,单方面挑起对华贸易摩擦,对自己的盟友也毫不留情。反观中国,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建设,并在其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中国不仅发起成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设立了丝路基金、南南合作援助基金,还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丰富了全球治理的内容和机制。

第四,特朗普政府执着于单边主义和强权政治,而中国奉行多边主义并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特朗普执政后,美国的单边主义从之前的遮遮掩掩转变为肆无忌惮。特朗普政府动辄以实力为后盾对他国进行威胁,暴露出恃强凌弱的强权政治本色。反观中国,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推动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第五,特朗普政府实行贸易保护主义,而中国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在如何调试国家利益与全球利益的关系问题上,特朗普政府的政策重心始终放在增进国家利益上,尤其在经贸问题上寸步不让,对主要经济体都高举关税的大棒。而中国始终坚持国家利益与全球利益的有机统一,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受到多数国家的热烈欢迎和大力赞赏,彰显了负责任的大国担当。

第六,特朗普政府执着于抹黑中国,而中国尽全力开展抗击疫情的国际合作。特朗普政府批评中国隐瞒疫情,乃至威胁要起诉中国,索要巨额赔偿,不断破坏抗击疫情的国际合作。而中国在快速控制国内疫情传播的基础上,大力推动疫情防控国际合作,有序开展防疫物资出口,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作出了实实在在的贡献。比如,中国与世界卫生组织积极合作,及时与各国分享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经验、方法。

通过以上六个方面的比较可以看出,特朗普政府承担的国际责任与其头号大国的实力和地位是不相符的,同时也印证了中国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负责任大国。

特朗普政府一味地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最终的结果只会是伤害美国的软实力

约瑟夫·奈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专访时表示,“特朗普还在用之前做生意时候的双边思维来处理国际关系,而这样的方式在多边的国际社会中价值并不大”。软实力来自于一个国家的文化、价值观和政策,软实力的重要根基是一个国家的民主政治基础。不幸的是,特朗普并不理解软实力的重要性,一味地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特朗普政府采取的自动放弃引领世界发展潮流、不肯为国际社会提供足够公共产品的一系列做法,最终的结果只会是伤害美国的软实力。

毋庸置疑,近年来,美国的硬实力出现了相对下降的趋势。无一例外,历史上霸权国衰落的主要原因是过度的扩张导致国力的衰落。也许特朗普政府看到了这一点,想要扭转美国国力的衰落,因此把治国的重心放在发展美国的硬实力上,但又放不下长期养成的霸权心理和世界领袖心态,不能接受其他国家影响力的上升,尤其是与美国价值观和社会制度完全不同的中国。

就当下来说,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导致全球经济萧条。面对这种情况,世界各国应停止相互攻击、猜疑和指责的行为,超越政治分歧,切实从全人类的共同安全出发,团结合作。从长远来说,各国政府和政治家都应摈弃偏见,停止互相抹黑、栽赃的行为,把精力和资源投入到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携手解决全球性问题中,为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作出贡献。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

【参考文献】

①苏洁:《美国的软实力正在受到伤害——专访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荣誉院长约瑟夫·奈》,《中国新闻周刊》,2018年第41期。

②《美共和党57页“反华剧本”曝光》,《文摘报》,2020年5月5日。

③王义桅:《人类命运共同体融通中国梦与世界梦》,《北京日报》,2019年9月30日。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刘宇同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