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文化> 正文

钱逊:读《论语》,学做人(2)

一)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孔子提出了做人理想的人格目标,就是要做君子。他对他的弟子子夏说: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这里的“儒”不是我们后来讲的儒家学派,而是当时对君子的一种称呼。这句话是劝诫子夏要做君子,不要做小人。那么君子是一个什么形象?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为君子?怎么才能成为一个君子?《论语》里大量的内容就是围绕这个来讲的。今天我只就《论语》里的一章,根据自己所理解的孔子提出的君子最基本的样子来简单地给大家介绍一下。

子路问孔子君子的言行应该是什么样的。子曰:“修己以敬。”“修己”就是修养自己,也就是我们说的修身。子路一听觉得太简单了,于是不满足,接着说:“如斯而已乎?”这样就完了吗?孔子加了一句:修己以安人。”不仅要修养自己,而且要帮助别人。子路还不满足,继续追问,孔子又加了一句:修己以安百姓。”“安百姓”和“安人”就不一样了。我们都生活在一定的群体中,周围有同我们打交道的人,“安人”是平时有交往的一些人。“修己以安人”就是要帮助周围的人过得好。“安百姓”这个问题就大了,“百姓”是所有的人。不管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平时有来往的还是没有来往的,你都要把他们放在心里,力求使他们过得好。以当时的情况来讲,你在鲁国,“百姓”就是指鲁国的百姓。再扩大一点,那时候还有天下的观念,天下就是整个中国的百姓。从今天来讲,我们不仅要考虑到自己,考虑到自己的家人、邻居,或者我们单位的人,我们家乡的人,我们国家的人,还要考虑到整个人类的和平发展。那么“安百姓”就涉及到了所有人的幸福,这就很困难了。所以孔子在下面又加了一句: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尧、舜这样的圣人都会因为难以做到这一点而发愁,那对一般人而言就更难做到了。这一章提出了对君子最根本的两项要求,一是修己;二是安己、安人、安百姓。两个具体要求一个是对自己的,一个是对别人的。

为什么要提这样两个要求?这两个要求的意义在哪里?我想它实际上回答了我们人生所面临的两个最基本的问题:第一是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命之间的关系。物质生活的衣食住行,两性的家庭生活,整个人类的延续都属于物质生命。物质生命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的全过程。但人的生命不只有这个,还有精神生活。人要考虑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我究竟为什么活着,我怎么实现个人的价值等等。在社会生活中需要遵守的道德规范都是人的精神生活。牛马猪狗只有物质生活,没有精神生活,它们不存在这个问题。但是人不一样,必须处理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之间的关系,所以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处理二者间的关系。“修己以敬”就回答了这个问题。首先要把精神生活的要求放在第一位,修养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而不是去追求物质生活中的吃穿用度。第二是个人和群体的关系。从各个方面来讲,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是独立的个体,但人也是社会性的,不同的人都处在一个共同的群体中。从小你就是家庭中的一员,长大了有学校、单位、社区。现在我们也越来越明显地意识到整个人类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我们都是其中的一员,人不可能离开群体。因此我们每时每刻都面临着一个问题,怎么处理个人和群体的关系。“安人安百姓”回答了这个问题。你不只要自己有修养,做得好,而且要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做好,再从帮助身边的人到帮助所有人。“修己”与“安人安百姓”这两个要求回答了每个人人生中都无法回避的两个问题,也体现了我们中国人做人的两项最根本的价值观念,我把它概括为义以为上、群己统一。

我们看《论语》里关于这两方面的一些具体论述,首先是物质和精神的关系。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忧虑的是自己对为人之道的了解够不够,做得好不好,而不是物质生活的贫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如果一个人口头讲他立志要做一个君子,但在实际生活中到处跟人比吃比穿,但凡吃的比别人差一点,穿的不如人家,就会感到耻辱,这样的人不值得去和他讨论这些问题。这里的修己以敬是相对于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来说的。下面一段话更明确说明了这一点。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去也。人都希望富贵,摆脱贫贱,孔子并不否认这一人之常情,只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富贵的取得和贫贱的摆脱要以是否合于道为标准。用合于道的财富去摆脱贫贱是可以的,但如果使用歪门邪道的办法,那我宁可安于贫贱也不接受。比如人家拜托你带毒品过关,这就属于“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宁可不摆脱贫贱也不能做。要以道义标准对富贵贫贱进行取舍,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处理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关系时,要把精神生活放在前面。

朝闻道夕死可矣。”这句话的层次就更高了,在面临生死问题时也要以道义为标准来选择。人只有懂得了为人之道,人生才有意义,哪怕早上刚明白,晚上就死去,也可以瞑目。如果你根本不懂得这个道理,只知道追求物质生活,那就成了行尸走肉,人生没有任何的意义。当物质生命和精神追求发生冲突不可得兼的时候,你可以放弃物质生命来完成精神上的追求,而不能为了活命放弃你的理想。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里“求生”的“生”和“杀身”的“身”均是指物质的生命,“仁”是理想追求。那么这就是最高的层次,在生死关头,你仍要以义为标准,把对精神理想的追求放在第一位。汶川地震时,我们可以看到两种对比鲜明的选择,是求生以害仁还是杀身以成仁。不少老师为了把孩子送出来自己没来得及跑掉,房子塌了,被压在里面,还有把孩子护在身体底下,牺牲自己保护孩子的。这是一种选择,这种行为就是“杀身成仁”,把保护学生放在第一位,个人生命放在第二位。但是也有像范美忠一样的人,人家叫他“范跑跑”,他做了另一种选择。地震刚一开始,他把学生都丢在教室里拔腿就跑,从楼上跑到操场上。面对后来人们的批评,他说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所以遇到危险的时候首先自己逃命是天经地义的,他的价值观很明显是以物质生命为第一,这就叫“求生以害仁”。

再讲个体和群体的关系。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论语》里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次孔子迷路了,路遇两位隐者在田里侍弄庄稼。孔子让子路去问路,问过以后隐者根本不说路怎么走。一个说孔子既然是鲁国的孔丘,见多识广,那他自己就应该知道怎么走,有一种讽刺的味道。另一个劝子路说:“你别跟着你那个老师了,现在天下那么乱,谁能改变得了啊?你跟我们一起做隐士吧!”子路回去以后把这番话说给孔子听,孔子就说了:“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人不可以离开群体,我不跟世上这些人在一起,又跟谁在一起呢?哪怕社会风气不好,存在很多坏人坏事,我也不能脱离群体。群体不好怎么办?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如果一切都好,我不会跑出来到处去奔走。言外之意是正因为天下大乱,无人能改变,所以我有责任出来奔走,去努力改变这个状态。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孔子不仅认识到人不能脱离群体,还自觉意识到对群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每一个人都负有责任。隐者和孔子是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前者退隐山林,只顾自己跑路;后者自觉地把自己作为群体中的一份子,主动去承担一份责任。

下面两句话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了个人和群体的关系。子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君子很害怕自己去世以后不能留名于后世。这句话体现了对个人价值的关怀。有人说中国人不讲个人价值,只讲奉献,只讲杀身成仁,其实是不对的。中国人非常注重自己生存的意义和价值,而这个价值就体现在青史留名上。从《论语》里孔子对齐景公和伯夷、叔齐的评价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个人价值的理解。“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山下,民到于今称之。”齐景公是大国的国君,地位显赫,对他来说权势、财富都不在话下,然而孔子对他的评价是他死的时候,老百姓对他没有一句好的评价。伯夷、叔齐两个人是殷商下面一个小邦的皇族。他们的父亲去世以后,他们两个皇子就互相推让,都让对方继任国君,先后跑到了当时另外的一个小邦周的领地。后来周武王伐纣,二人叩马谏阻。武王灭商后,他们耻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于首阳山。按照现在世俗的看法,伯夷、叔齐的人生是失败的,本来可以好好当一个小国的国君,跑到周朝去,官也不做,最后饿死了,死的时候一无所有。但是孔子说“民到于今称之”。伯夷、叔齐是殷周之际的人,到孔子的年代已经几百年过去了。一直到那时候老百姓都把他们当作道德典范来称道,认为他们不因周朝成为胜利者而顺从,能够坚守气节,始终不改志向和理想。

说到这里我顺便说一下,我们读《论语》要注意一个问题。有些作为评价的话,乍一看可能没有讲仁义、忠孝,没有什么思想,但实际上孔子一些非常重要的思想恰恰体现在对具体事情的评价上。特别是前面提到的中国人对个人价值的理解 。一个人的一生有没有价值,就是看他身后老百姓的评价。老百姓心中有一杆秤,每一个人一生活得怎么样,这个谁说了都不算,都得在老百姓心中那杆秤上面过一过。无论是追悼会也好,告别仪式也好,都会有对一个人生平的介绍。很多人对那个东西比较在意,实际上它并不能真正体现一个人的价值。一个人真正的价值在于“民无德而称焉”,“民到于今称之”,在于你做了哪些对群体有益,给群体带来好处、恩惠的事情。比如四川的都江堰,不仅解决了当时的用水问题,更造福了后世,使整个四川变成了天府之国。一直到现在,我们都因它受益。做这件事的李冰父子只是当时的小地方官,但是几千年过去了,都江堰仍然给他们立了庙,不断地纪念他们。这才是真正的人生价值的体现。只要你做的事对群体的发展有益,老百姓就会记得你,纪念你,学习你,就算你的物质生命逝去了,你曾经作出的贡献也会永远留在老百姓的心中。这就叫永垂不朽。个人的物质生命是短暂的,但精神生命是长远的,今天我们还坐在这里学习孔子的思想,正说明了这一点。孔子死后,历代统治者追封他各种封号,这说明统治者要利用他的影响力,因为他的伟大和不朽就摆在那个地方。所以中国人对人生价值的根本看法是把个人生命融入到群体的大的生命中去,以得到永恒的精神生命。所以我们在做事和考虑人生价值的时候,要想这件事做了以后,会给我们周围的人,给我们的社会留下点什么,将来的人会怎么评价这件事。以上是作为君子最基本的要求。

“修己”、“安人安百姓”回答了人生两个最基本的问题,而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体现了儒家,或者说中国人两个最核心的价值取向,这是一个方面。

二)怎么成为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论语》里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讲的是如何成为君子,即如何“修身”的问题。修身有三个最基本的原则:“为己、由己、求诸己”。“为己”出自《论语》里的“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为己”不是说为自己谋利益,而是指人的自觉,觉得应该这样做就去做了,不考虑能否得到好处或表扬,只为达到内心的需求,得到心安。因此“为己”和“羞耻心”可以联系在一起。用《大学》里的一句话来解释可能更简单易懂。《大学》讲什么叫诚意?如好好色如恶恶臭。”没有任何理由和考虑,人就是喜欢看美好的东西,厌恶恶臭的、不好的事物。“为己”也是如此,是不加考虑的,不是为了做给别人看,讨好别人。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你的个人修养完全靠你自己去修炼,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你去追求仁德,也没有任何力量可以帮助你做到仁德。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从要求自己做起,小人总是怨天尤人,埋怨环境不好等,寻找外因的借口。

结合以上三点原则,要成为君子,首先要发自内心,没有任何私心杂念地去追求君子之道,然后完全靠自己努力,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不要想着去指望别人。我们可以发现,“修身”最终落到了每个人的“自觉”上。

责任编辑:杨雪校对:吴自强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