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分析(4)

摘要: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不提经济增速具体目标,有利于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工作,稳住经济社会基本盘,有利于守住保民生就业、保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底线,并且为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造足够空间。该稳的稳住了,应保的保住了,我们的事业就是有希望的,我们的未来就是光明的。

五、攻坚克难确保目标任务完成

《政府工作报告》在全面阐述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后,接着部署了六个方面的具体措施,以确保“六保”任务的落实,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完成,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第一,“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着力稳企业保就业”。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0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具体量化内容有,“今年赤字率拟按3.6%以上安排,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这是特殊时期的特殊举措。上述2万亿元全部转给地方,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主要用于保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包括支持减税降费、减租降息、扩大消费和投资等,强化公共财政属性,决不允许截留挪用。”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的发力方向为,大力提质增效,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有效对冲疫情影响;有保有压,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0年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下一阶段,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把握好政策出台的力度、节奏和重点,处理好稳增长、保就业、调结构、防风险、控通胀的关系,保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与名义GDP增速基本匹配并略高,以适度的货币增长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继续保持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多渠道做好稳预期工作。一方面要保障必要的货币供给,支持实体经济克服新冠疫情带来的冲击,另一方面要打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平衡好稳增长、防风险、控通胀的关系,注重在改革发展中化解风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加大财政、货币等宏观政策实施力度,要落实在稳企业保就业的各项工作中。《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许多具体政策措施,包括:加大减税降费力度;推动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强化对稳企业的金融支持;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等等。坚决把政策落到实处,让广大居民和企业切实受到帮助,真正受益,得到实惠。

第二,“依靠改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面对新冠疫情冲击带来的经济增长困难,如何激发各方面市场主体的活力,实现促发展的新动能不断增强?其根本出路是要依靠改革、坚持改革、深化改革。《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们需要在如下几个方面深化改革,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内生发展动力:一是深化“放管服”改革;二是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三是提升国资国企改革成效;四是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五是推动制造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六是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七是深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党中央国务院在《政府工作报告》发布的同月还颁布了一份指导深化改革的重要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又一份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必将对《政府工作报告》的落实产生重要作用。这份《意见》涵盖了七个方面的关键问题:其一,在所有制改革方面,要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存的基础上,要强化微观主体的活力。其二,在市场经济的基础性制度方面,要在完善现代产权制度的基础上促进市场准入和公平竞争。其三,在要素市场化配置方面,核心是构建充分市场化的要素配置体制机制,通过土地市场、劳动力市场、资本市场、技术市场、数据市场等领域的要素市场化改革,逐步实现要素自由流动、市场化交易、法制化监管、资源优势互补的市场化运营机制。其四,在政府管理和服务方面,要创新政府管理和服务的方式,完善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环境保护等职能,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进一步提高宏观经济治理能力。其五,在民生保障制度方面,要优化收入分配格局,健全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健全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国家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其六,在高水平开放方面,要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全面对接国际高标准市场规则体系,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全面开放。其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方面,要以保护产权、维护契约、统一市场、平等交换、公平竞争、有效监管为基本导向,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治体系,完善经济领域法律法规体系,健全执法司法对市场经济运行的保障机制,全面建立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机制,完善发展市场经济监督制度和监督机制,以全面、良性的法治环境来支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层次改革。

第三,“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由于新冠疫情国际市场萎靡不振,不确定性增强,我们必须更加注重内需,注重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我国内需潜力大,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民生导向,使提振消费与扩大投资有效结合、相互促进。”扩大内需工作的重点,首先是推动消费回升。一方面要通过稳就业促增收保民生,提高居民消费意愿和能力。另一方面要多措并举扩消费,适应群众多元化需求。其次是扩大有效投资。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75万亿元,比去年增加1.6万亿元,提高专项债券可用作项目资本金的比例,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000亿元。同时要注意健全市场化投融资机制,支持民营企业平等参与。要优选项目,不留后遗症,让投资持续发挥效益。第三要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第四要加快落实区域发展战略。第五要实施好支持湖北发展一揽子政策,支持保就业、保民生、保运转,促进经济社会秩序全面恢复。第六要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成效,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第七要保障能源安全。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发展可再生能源,完善石油、天然气、电力产供销体系,提升能源储备能力。

当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和内需潜力,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面对复杂的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我们必须统揽全局、把握大势,全面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深刻分析我国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全球经济再平衡的客观要求。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充分发挥体制机制优势,努力在关键领域实现突破。

第四,“确保实现脱贫攻坚目标,促进农业丰收农民增收。”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这方面的工作主要有三项:一是要加大剩余贫困县贫困村攻坚力度,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二是要抓好农业生产,保障农产品供给,深化农村改革,把14亿中国人的饭碗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第五,“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

在“六稳”“六保”中,外贸外资工作是重要的内容。做好这方面工作的基础,是不断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无论外部环境出现何种变化,我们都要坚定不移地扩大对外开放,稳定产业链供应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具体工作,一是促进外贸基本稳定;二是积极利用外资;三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四是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第六,“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动社会事业改革发展。”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是党和政府神圣职责和终极目标。《政府工作报告》强调,“面对困难,基本民生的底线要坚决兜牢,群众关切的事情要努力办好。”2020年民生工作的重点: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基本医疗服务水平,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力度,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强化安全生产责任等。

(责任编辑:李颖)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