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及新发展格局(3)

摘要:未来一个时期,国内市场主导国民经济循环特征会更加明显,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会不断释放。我们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战略方向,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第四,宏观领域结构性改革。

现在改革的四梁八柱已经布置好了,有些方面得到了深化,取得了突破。我认为税收改革、金融改革是现在改革的重中之重。税制和金融结构、体制不改,整体效益低和国民经济循环不畅的问题就得不到解决。

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意义和内涵

(一)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我认为这是一个重大的战略转变,标志着党的十九大确定的“两步走”战略安排趋向成熟。“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实现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了战略支撑,其意义具体包括以下三点:

第一,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确定的新“两步走”战略安排的“魂”。

从革命战争时期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再到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今天,每个历史时期我们都采取了相应的战略。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战略。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之前的29年时间,我们实施的是重工业优先战略。改革开放以来到2008年,最迟到2012结束,这一阶段是要发挥比较优势。我们的比较优势是劳动力成本低,农村剩余劳动力多,那就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进行出口。这个出口从战略上叫“国际大循环”。发挥劳动力便宜、过剩程度高的优势,再加上生产规模大,我们生产的是世界上最便宜的劳动密集型产品,非常有竞争力。今天我们的战略必须要做调整,建立新的优势,要进行资源升级,靠创新来驱动发展。相应地要采取新的发展战略,就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的发展格局。

第二,构建新发展格局使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有了最重要的抓手。

构建新发展格局有一个战略目标,就是党的十九大报告里特别强调的“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不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就达不到现代化强国的要求,这是战略的目标部分。另外,战略还有发展方向的问题,我们要的是高质量发展,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怎样实现这个发展?发展手段是什么?就是“十三五”规划中确定的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再加上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七大战略”,即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以及前面讲到的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战略,还有“中国制造2025”,等等。

构建新发展格局使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高质量发展有了最重要的抓手。这个抓手把一切理得非常清楚,围绕国内大循环主体,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内外一体的发展格局,这样我们的经济就能得到飞跃式的发展。我们要抓新发展格局这个关键点,而新发展格局强调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第三,确立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使新发展阶段宏观调控有了新的重要抓手。

我国宏观调控是围绕国民经济循环来管理的,这是一种按照需求来管理的方式。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创造了需求管理加结构改革的新的宏观调控框架。未来的宏观调控是增长加结构加循环,循环将作为宏观调控的指标、工具和手段丰满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管理。我认为宏观经济管理可以在新发展格局上得到更大的提高,这也是一个重大的创新。

(二)国内大循环和国际国内双循环的关系

最简单的宏观经济学实际上是按照统计的方法把各种变量串起来,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变动规律。统计不外乎三种方法:收入法、支出法和生产法,其中生产法是最主要的。三种方法合起来叫三个恒等式,因为它们的衡量角度虽然不同,但实际上都是在衡量整体。为了帮助大家理解国民经济循环,教科书上有现成的两部门模型、三部门模型、四部门模型。

在开放的情况下,国民经济循环就是国内加国际的双循环,国际是国内的延伸,国内是国际的一部分。经济发展一定是能力提升的过程,而不是只看财富的多少,财富可能是上天的恩赐,比如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就能发展。一些国家没办法通过自身实现现代化,就更加依赖国际市场;而对有条件的国家来说,国内循环就很重要。国内循环的大小和国家规模成正比,也决定着发展水平。国家规模越大越依赖国内循环,国家规模越小越依赖国际循环。

两部门循环中的两部门是指企业和家庭,在企业和家庭之间加上政府就构成了三部门,三部门是不开放的,即纯粹的国内循环。在此基础上再加上国际,就组成了四部门模型,其中有很多循环的路径,包括各种资金流、要素、收入、支付等。国民经济核算的恒等式在这里构成了一条循环的线,循环是宏观经济学最基本的概念。

当今世界基本上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有国际循环的一部分,都离不开国际循环,只不过有些国家特别依赖国际市场,有的国家不太依赖。美国就不是很依赖国际市场,当然国际市场对美国来说也很重要,但跟荷兰、比利时、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相比,重要程度的差别就很大了。当外部经济成为一些国家经济的决定因素,这些国家的经济就会非常不稳定。还有地理上的影响差异,亚洲金融危机会影响到中国,但对美国影响很小。总得来说,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避免国际循环的影响,只是受影响的程度有大有小。

上世纪80年代,新一轮经济全球化大潮来袭,其特点是以跨国公司为主导。跨国公司超越了国家界限,按照成本收益进行全球布局,形成全球的供应链,这就是全球国际产业分工。我们加入国际产业分工,在普通的国际循环中加上一个新增的循环,叫国际大循环。也就是说,常规一般贸易形成的国际循环是一个普通循环,加工贸易产业分工形成的是跟全球化相关的循环。中国的国际大循环战略是在一般贸易的国际循环之上加上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化形成的一个叠加效应。从总体上讲,一般贸易是大于加工贸易的,但是在中国,曾经有一段时间跨国公司主导的全球化形成的加工贸易大于了一般贸易。大进大出,进是为了出,充分利用跨国公司全球化的国际分工链是国际大循环战略的核心。

我认为,现在全球化遇到了挫折,出现了逆全球化,或者说至少目前全球化正处在深度调整中,加上我们的劳动力和各种要素成本的上升,继续发展加工贸易我们已经没有优势了。不管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讲,国际大循环都已经走完了它的历程。总体来说,全球化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在未来的十到二十年,全球化的发展都可能会遭遇不利。会不会出现新一轮的类似上世纪80年代的全球化大潮?对此我们也不排斥,但是中国已经过了这个发展阶段,中国经济结构的特点决定了我们越来越不具备这方面的优势,不能再靠加工贸易了。2019年,我们的加工贸易占GDP的比重也就是加工贸易依存度是8%,已经降到了一个比较低的水平。我认为这个数值还会下降到5%至3%,加工贸易循环慢慢萎缩,比重越来越小,到最后国际循环就只剩下一个一般贸易的循环。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