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及新发展格局(4)

摘要:未来一个时期,国内市场主导国民经济循环特征会更加明显,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会不断释放。我们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战略方向,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国际循环和国内循环哪个重要,就看哪个增长得快。1978年至2008年,我国名义GDP增长16%,全部贸易年增长率23.1%,后者比前者快了7.1%,说明这段时间经济主要是靠外贸带动的,外贸是发动机;一般贸易年增长13.7%,低于GDP名义年增长的16%,说明一般贸易不是驱动力;加工贸易增长率是26.7%,高出名义GDP10.7%。毫无疑问,这一阶段中国经济的增长主要靠加工贸易驱动。我国经济本来有个常规的增速,加工贸易在这个基础上又给了一个加速度,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国际大循环帮助我们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换取外汇问题,而且与西方企业合资,使我们在管理方面也取得了进步。

2008年以后情况就变了,2008年至2019年,我们的名义GDP增长速度是10.8%,全部贸易增长只有5.2%,不到名义GDP的一半。也就是说我们现在不靠外贸驱动,靠内需驱动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经济已经在向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转变,经常项目顺差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由2007年的9.9%降至现在的不到1%,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有7个年份超过100%。未来一个时期,国内市场主导国民经济循环特征会更加明显,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会不断释放。我们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战略方向,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国内大循环只有大国才有,小国只有国内小循环。小国的现代化一定是靠外循环,比如荷兰的贸易依存度,上世纪80年代是80%,现在达到了140%,外贸增长比例远远大于内需,这是因为人口少,只有一千万。新加坡和我们的香港特别行政区,这两个经济体目前是贸易依存度最高的,都超过了200%。韩国的贸易依存度过去长期在60%到80%,现在突破了100%。西欧国家包括法国、德国、英国,过去都是强国,贸易依存度也都很高,在40%到60%,而且很难降下来。为什么?因为他们必须通过外部赚取更多的收入才能把人均GDP提高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也就是美国、日本的水平。

中国具有特大规模的国内市场,我们的人口是美国的四倍,换句话说,我们的国内市场规模有潜力达到美国的四倍,国内市场的潜力和人力资本的优势是中国经济未来三十年决胜的资源。过去我们的优势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多,劳动力成本低,现在优势转变成了规模巨大的市场和丰厚的人力资本。只要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内需和创新能力的潜力得到发挥,就有望赶超美国。

中国内需的比重将继续上升,外需特别是贸易依存度会进一步下降,有可能到15%以下。美国现在的贸易依存度是20%,我国在15%左右。内需做得越大,我们未来的发展就越稳定,越可持续。中国国内大循环市场的优势是多方面的:其一,它对GDP增长形成重要支撑。其二,它能改善老百姓的生活。老百姓生活水平高不高,就看消费水平高不高,市场大不大。其三,它能提高我们的国际话语权。

(三)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五个重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核心内容是构建新发展格局,首先讲要辩证看待经济发展形势和新发展阶段的机遇,实际上就是我国选择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接着提出我们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要构建新的发展格局;之后分别讲了创新、改革、开放、社会共享,实际上是构成新发展格局的四个重要支撑。

构建新发展格局都包括哪些重点呢?

第一,必须始终牢牢把握扩大内需战略基点。发展国内大循环,畅通国内经济的核心是什么?就是扩大内需。内需不仅要扩大,而且要升级。投资需求、消费需求都要升级,通过投资消费的升级带动创新的升级。

第二,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来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国经济潜力大,为什么老是发挥不出来?因为循环不畅,消费潜力没有发挥出来,人力资源没有转化为创新能力,市场是被分割的,不是一体化的。所以我们要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全国一体化进程,尽快与国际接轨,并通过开放与国际接轨形成整体优势。这个过程靠的是什么?就是靠国民经济循环疏通堵点。

第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所以会形成堵点是因为存在体制性障碍,这就要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堵点打通。

第四,新发展格局绝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坚定扩大开放不动摇,不仅有利于我们继续利用国际市场、国际资源扩大我国的发展空间,提高我国的发展质量,而且有利于全球经济的稳定。我国形成新发展格局,将为其他国家提供更广阔的市场机会,成为吸引国际商品和要素资源的巨大引力场。

第五,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统筹好发展和安全的关系,保障国民经济双循环有序安全。这一点主要讲产业链的多元、稳定发展。产业链是产业的基础建设,现在很多重要的产业都要形成“以我为主”的产业链,而不是像过去那样融入全球产业链。我们的华为为什么能扛住美国的几轮打压?就是因为掌握了核心技术,有比较完整的产业链。

(四)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几点建议

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目标之下,我认为中国经济要做四个大的战略转变:

一是由全球高增长中心向全球创新创业中心转变。我们要靠创新取胜,发达国家靠创新,我们也要靠创新,而且要有中国特色,给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要建立大量创新中心,形成在全球有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中心。过去我们已经布局了一些综合性的科技创新中心,比如北京、上海、合肥、深圳,以后还会建立一批创业中心。当中国拥有大量世界性创新中心时,就成为了世界创新的中心。国家要成为世界创新中心,区域建设很重要。

二是由世界工厂向世界市场转变。未来中国经济的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实现消费追赶。我国已经在工业贸易、能源消费上超过了美国,但是市场消费方面,我国跟美国的差距还很大。向世界市场转变,现在最需要的是在消费上超过美国。

三是由二元经济结构向一体化协调发展转变。这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释放国内需求的过程,也使我们的社会更加稳定,发展更加协调、均衡、一体化。

四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中低级向高级转变。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制度现代化讲的就是制度的升级,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由中低级向高级的转变。

“四大转变”是我们的一个重要任务,具体怎么做?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努力:

一是挖掘巨大的消费潜力,发挥超大市场规模优势。

二是促进创新内生化,建立五个方面的机制:风险降低机制、市场动力机制、制度激励机制、政府促进机制、现代创新爆发新机制。建立好这五个机制,我们就实现了创新的内生化、常态化。

三是着力落实国家重点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形成若干区域发展强增长极。区域经济大发展需要促进资源向优势地区即大城市群集中,让大城市群成为中国的创新中心、经济极化地区,再通过协调机制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形成更大的辐射和扩散,进而使全国得到更好、更高水平的发展。

四是有序推进宏观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当务之急是要变现在的间接税为主的税收结构为直接税为主的税收结构,给企业减负。减负的同时要增加一些直接税。金融改革主要是发展创新金融,在产生财富效应之后,让整个资本市场慢慢走向正轨。我认为税制改革和金融改革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宏观领域的两个重点。

五是全面扩大开放。过去中国开放程度的提高与贸易依存度的提高有关,2006年以后,我们的贸易依存度降低了,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不继续开放。实际情况是我们的开放度还在持续稳定地提高,这说明贸易依存度并不是一个很好地说明开放程度的指标。尽管如此,跟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开放程度还不够,特别是在服务方面。我们要掌握全面扩大开放这张王牌,因为中国是大国,具有包容性,不怕开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通过扩大开放的高招、长招来应对美国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

(据宣讲家网站报告录音整理

责任编辑:李颖)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总编室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