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及新发展格局

摘要:未来一个时期,国内市场主导国民经济循环特征会更加明显,经济增长的内需潜力会不断释放。我们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战略方向,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使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更多依托国内市场,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

最近一段时间,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为主构建新发展格局。我认为新发展格局是一项重大的战略抉择,是“两步走”战略安排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2021年我们将开启新征程,按照党的十九大的战略安排,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成两个阶段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也就是实现第二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中国的现代化是一个重大的历史使命,我认为我们可以把构建新发展格局看得更大一点,在未来的十到三十年,中国经济都会采取这样的方针。

今天主要跟大家交流两大部分的内容:第一大部分对“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做一个研判,包括两小部分。一是通过对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国际形势介绍,分析“十四五”及更长时间内中国经济发展趋势,特别是对经济增长的前景做简单描绘;二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趋势的四个决定力量。中国经济发展潜力巨大,要想实现经济长期平稳向好发展,要把握几个关键点,关键的事情做好了,就能顺畅完成“十四五”的目标任务。“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非常重要。第二大部分讲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意义和内涵,包括四点内容。一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意义;二是国内大循环和国际国内双循环的关系;三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五个重点;四是对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提出的几点建议。

一、“十四五”时期中国经济发展趋势

“十四五”的开头是以“十三五”为基础的。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国内经济已基本稳定,二季度实现了3.2%的正增长,三季度的数据预计在4%至5%之间。我认为,中国经济肯定会有一个明显回升的过程,特别是到2021年一季度,恢复性增长、补偿性增长会非常强劲,经济会有一个大的反弹。当然,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发达国家,如果在今年控制住新冠肺炎疫情,明年应该也会有一个较大的反弹。所以2021年全球经济有可能出现全面反弹,这个反弹是与2020年全球经济普遍衰退对应的。

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和世界经济总体形势不好,我国2020年一季度经济增长率是负6.8%。由于这个基数比较低,2021年我们会进入一个恢复期,再加上政策刺激释放,预计“十四五”开局之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可以达到7%左右。一季度可能超过12%、13%,甚至在极端情况下有可能达到15%左右的增长。但这并不表示中国经济又回到了高增长时期,因为2020年一季度增长率是负6.8%,2021年第一季度假设增长率是12%到13%,两年平均下来不到6%,并不是很高。2021年二季度的增长速度,我们预计在7%左右,第三、第四季度就会恢复到2018年、2019年的常态,大概5%左右。

有些专家认为,现在中国的经济形势很好,投资反弹,工业增长也很快。数据显示,1至8月,全国发电量同比增长7.4%。今年前8个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8%,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2.6%。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0.5%,增速年内首次由负转正。出口连续三个月增长强劲,其原因主要是其他国家还深陷在疫情的影响中,生产能力跟不上。此外,最近人民币升值很快,按理说是抑制出口的,为什么我国的出口还这么好?这说明现在国际经济在衰退,它们的缺口是硬缺口,而且缺的很大,我国正好能补上,所以即使人民币升值我国的出口依然强劲。但应该看到,这是在疫情中其他国家没有竞争力的情况下才突显出的我们的竞争力优势。

因此,我预计“十四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长是比较平稳的,并且主要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速度上不可能出现加速上升的情况,最多是在疫情结束之后出现一个反弹。这是我的一个基本观点,原因是我们现在面临着长期、短期,内部、外部的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交织,使我国经济发展还处在一个下行的趋势之中,这种趋势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一)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国际形势

第一,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面临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供给问题,创新能力不足。工业特别是制造业处在全面报酬递减过程中,报酬递减即企业回报率、利润率下降。如果不通过新经济、新技术改造,继续大幅度提高新经济的比重,把旧动能换成新动能,形成报酬递增的态势,中国经济下行可能会持续,甚至出现一段时间的加速。

什么叫报酬递减?我们用一个指标来衡量,即收益(利润)增长速度和产出(宏观上指GDP,微观上即企业的销售收入)增长速度之间的比值。只要利润增长速度大于销售收入或其他产出的增长速度,就是报酬递增,如果是1:1,就是报酬稳定,小于1就是报酬递减。依照这个指标,我们一共计算了19年、35个行业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现在我们的制造业、工业非常困难。

2002年至2011年,利润增速与销售收入增速之比是1.19,属于报酬递增。2012年至2018年,利润增速与销售收入增速之比从1.19降到0.35,如此巨大的变化说明我们的经济出现了脱实向虚的问题。为什么企业困难、成本上升?就是因为报酬发生了重要变化,出现了报酬递减。怎么改变递减?要靠长期变量,包括制度、体制的变化、技术创新等。通过这些变化带动经济增长,使其出现递增的趋势,这样就抵消了报酬递减,形成一个新的S型曲线。

通过统计35个工业行业在2002年至2011年、2012年至2018年两个时间段的报酬递增、递减情况我们发现:将两个时段都包括进去,一共有27个行业出现过明显的报酬递减,8个行业属于稳定或递增。这8个行业中有4个与技术进步有关,包括医药、食品、电子通讯、仪器仪表,这是中国技术进步比较快的行业。其他像钢铁、石化以及电力行业是趋于报酬稳定和递增的,这是因为此类行业一般由政府垄断。除了4个技术进步较快和垄断行业,其他行业都处在报酬递减之中,这反映了我们在供给方面的问题,即创新能力不足。

二是需求问题。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需求结构要不断升级,释放动能,就是新的消费增长点。一个中期周期(10年)一定有一个新的消费热点形成,现在尽管有很多消费的新业态,但还没有形成新热点。目前旅游比较热,但它没法像上一轮周期的住房和汽车一样主导消费热点的形成。包括信息的消费、服务的消费,虽然发展速度很快,比重提高迅速,但都没有达到这个水平,还在酝酿之中,内需潜力非常大,但是还没有爆发出来。

三是循环问题和结构问题。过去讲结构问题主要讲要平衡、均衡,但现在强调的是经济循环的效率,即经济循环的畅通。所谓均衡、协调就是循环畅通,一体化程度高。这样的经济才有效率和质量,有活力和创新动力。城市有交通拥堵,经济也是一样。钱到金融体系里转来转去,出来的时候成本上升,以很高的利率贷给民营、社会企业,这就是堵塞问题。循环问题也是导致结构问题的根本原因。结构问题都是长期累积下来的,就是因为有很多堵点、瘀点。好比50岁以后很多人有“三高”,血流不畅就容易出现心血管病,只有把它疏通了,身体才能健康,经济也是这样。

责任编辑:李贤博校对:张凌洁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