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跟总书记言行,提高群众工作能力

紧跟总书记言行,提高群众工作能力

1

日前,2020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在中央党校开班。习近平总书记在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年轻干部要提高群众工作能力。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真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要心中有群众,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认真落实党中央各项惠民政策,把小事当作大事来办,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着重指出,深刻认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在国内外情况发生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脱离群众危险”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也是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必须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

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是关乎党的命运、国家的命运、民族的命运、人民的福祉的百年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干部是党的事业的希望,他们热情高、有闯劲,但也有许多短处。在成长过程中应当扬长避短。”“年轻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科学决策能力、改革攻坚能力、应急处突能力、群众工作能力、抓落实能力。”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切实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已经成为年轻干部成长过程中的一堂“必修课”。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一言一行,始终坚持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以解决民生痛点为着力点、以增进人民福祉为落脚点,为全体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做出了榜样,树立了标杆。站在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广大年轻干部要紧跟习近平总书记言行,勤于学习、勇于实践,练好群众工作基本功,提升群众工作能力水平,用实际行动践行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平“语”近人、发人深省

早在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浙江省委专题学习会上就特别强调,领导干部要得到群众的信任,决不仅仅靠权力,更主要的是靠人格魅力和工作能力,靠做群众工作的方法和本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在不同场合、各种会议、诸多论著中,多次强调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要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201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的重要文章中提到,各级领导干部要坚持工作重心下移,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拜群众为师,向群众问计,从群众的实践中汲取营养、增长智慧,不断提高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

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全体共产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要坚定理想信念,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坚决反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坚决同一切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矢志不移为党和人民事业而奋斗。

2014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一批总结暨第二批部署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观点,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2015年4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做好群众工作,把人民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雪中送炭,纾难解困,扎扎实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困难最忧虑最急迫的实际问题。

2016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强调,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

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推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发挥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坚定不移跟党走。

2018年10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指出,时代变化了,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不能变。

2019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强调,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到人民群众中去,到新时代新天地中去,让理想信念在创业奋斗中升华,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

2020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全国共派出25.5万个驻村工作队、累计选派290多万名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到贫困村和软弱涣散村担任第一书记或驻村干部,目前在岗91.8万,特别是青年干部了解了基层,学会了做群众工作,在实践锻炼中快速成长。

足迹铿锵、催人奋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到基层考察调研,仅以脱贫攻坚为例,从华北平原到西南边陲,从大别山区到秦巴腹地,从土家苗寨到雪域高原,从“苦瘠甲天下”的甘肃定西到“隔山走一天”的四川大凉山,到处都留下了总书记的坚实足迹,为广大党员干部如何做好群众工作做出了范本。

2012年12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驱车300多公里到河北省阜平县考察调研。在骆驼湾村顾宝青家里,他和老百姓一起拖鞋上炕,盘膝聊天,详细了解困难群众的生活情况。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十八洞村考察调研。在村民施成富家,他翻开铺盖,拍了拍被子;打开米缸,看看里面有多少米;用手敲敲谷仓,听声音是不是满的;还特意看了厨房和厕所。

2014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他牵着85岁的张景枝老人的手来到她家,看厨房、察卧室,同一家人促膝交谈,问家里一年产多少粮食?种的蔬菜够不够吃?农业补贴和低保、医保等政策是否享受到?对新农村建设有哪些要求?还叮嘱当地干部要切实关心农村每个家庭特别是贫困家庭,通过因地制宜发展产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2015年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到贵州考察调研。在遵义市播州区枫香镇花茂村,他走进经营农家乐的村民王治强家,进房间、看院落,同村民们围坐在一起亲切交谈。

2016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安徽省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考察调研。他走进村民陈泽平家两间简陋的房子,仔细察看,询问陈泽平,身体还好吗?这个季节屋里还有点冷吧?家里种几亩地?种的茶叶几年能收获?养了几头猪?猪肉价格还可以吧?总书记还指着屋顶说:“这里拉的电线可有点乱啊。”

2017年1月24日,正在河北省张北县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踏着皑皑白雪走进小二台镇德胜村的一户户农家,看望慰问困难群众,向村民们致以新春的祝福。他一进村民徐万家就看灶台,问现在吃的是什么?喝的水从哪里来?看到家里的冰箱,就打开看看里面有没有东西?看到有电视机就问是啥时候买的?能看多少个台……

2018年2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四川省昭觉县三岔河乡三河村和解放乡火普村看望贫困群众。他先后走进村民吉好也求、节列俄阿木2户贫困家庭看望,详细观看门前的扶贫联系卡,同主人亲切拉家常,询问生活过得怎么样,发展什么产业,收入有多少,孩子有没有学上。还饶有兴趣地听10岁小女孩吉好有果唱《国旗国旗真美丽》,并带头鼓掌。

2019年4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重庆考察。在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华溪村马培清家院子里,他和村民代表、基层干部、扶贫干部、乡村医生等围坐在一起,摆政策,聊变化,谋发展。

2020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云南省保山市所辖腾冲市清水乡三家村了解脱贫攻坚情况。他同村民李发顺一家一起制作当地节日传统食品大米粑粑,并聊起家常,详细询问李发顺一家脱贫情况。在广场上,村民们跳起了欢快的佤族舞蹈,习近平敲响三声佤族木鼓,祝福来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

无论严寒酷暑、雨雪风沙,无论险峻泥泞、颠簸崎岖,总书记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所到之处,处处沧海桑田,旧貌变新颜。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