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制度力量推动接诉即办向前一步

以制度力量推动接诉即办向前一步

作为新时代群众工作的样本典范,接诉即办不仅是“首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也为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超大城市治理体系,提供了“北京方案”。通过立法完善顶层设计,以制度刚性进一步厘清权责,当“制度力量”进一步转化为“实践力量”,治理效能也将得到最大限度发挥。

日前,《北京市接诉即办条例(草案)》提请市人大常委会一审,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全市各区“代表之家”、代表联络站打开大门采集民意,热心市民登录市人大常委会网站建言献策,热切氛围直观反映着人们对“接诉即办”的高度关心。

对广大北京市民来说,接诉即办可谓家喻户晓。作为一套缜密的工作机制,它串联起了基层治理的大事小情;作为一项贴心的工作理念,它生动诠释了什么叫“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自2019年推出以来,接诉即办以其对民生关切的高回应性,迅速找到了基层治理抓手,激发了基层治理合力。“一打就通、一通就办、一办就好”,12345愈发成为百姓心中“能管事儿”的热线。加装电梯众口难调,杂物占据小区车位,私搭乱建暗藏隐患……当一件件市民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被纳入解决议程、进入办事日程,不仅让大家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更让城市治理有了源头活水。两年多来,本市接诉即办工作已办理各类市民和企业诉求近2000万件,响应率始终保持在100%,并逐步形成了“五步走”“双重派单”等鲜活经验。以立法形式将这些好经验、好做法固化下来、指导实践,可谓正当其时。

接,是义不容辞的态度和职责;诉,是老百姓的期盼与需求;即,是闻风而动的作风和理念;办,是扎扎实实的作为与担当。接诉即办,回答着“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的深刻命题,标注着城市治理的价值依归。正如有学者指出,今天的中国社会,正走出“乡土中国”,进入“城市中国”。城市治理,尤其是超大城市治理,愈发成为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关键指标。从北京的实践经验看,不论是强调“首接负责”,确保群众诉求一接到底不被“踢皮球”,还是注重“向下赋权”,给予街道社区更多调集资源解决问题的权力,着眼点都在“一切为了人民”。“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作为新时代群众工作的样本典范,接诉即办不仅是“首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也为构建“以人民为中心”的超大城市治理体系,提供了“北京方案”。

大城之治,千头万绪,关键在于总结“治理规律”,消除“责任盲区”。事实上,统观这些年来北京城市精细化治理的扎实探索,一条很重要的经验,就是在解决问题中总结规律,在履职尽责中梳理经验,在举一反三中完善机制。两年多来,从“闻风而动、接诉即办”,一个诉求一个诉求地解决,到“向前一步、未诉先办”,主动发现并打包解决一类问题,再到“每月一题、标本兼治”,聚焦民生痛点难点集中解决一批高频问题,随着治理经验的愈发充实,治理姿态也更加主动。有市民形象地说:很多问题以前是“割韭菜”,割了一茬又长一茬,现在是“拔大葱”,直接把问题连根拔走。事实说明,多多开展“城市体检”,真正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就能“见之于未萌、治之于未乱”。

今天的北京,正处于城市更新的关键阶段。随着精细化治理走向纵深,很多面儿上的问题已经解决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多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利益纠葛复杂的痼疾顽症。这些问题积累时间长,解决难度大,群众牢骚也多,很难一事一议,也往往不限于单一领域、单一利益主体。同时,这些问题又往往具有一定共性,各家的“高招”都值得关注、分享和参考,对深化城市治理有相当的借鉴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探索,接诉即办也进入到一个“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需要通过立法完善顶层设计,以制度刚性进一步厘清权责。当“制度力量”进一步转化为“实践力量”,治理效能也将得到最大限度发挥。

为接诉即办立法,意味着这四个字已不仅是城市治理的新鲜经验,而成为相关各方的法定义务。对相关职能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来说,接就要接到底,干就要干到位,既要做问题的发现者,也要做工作的推进者、资源的协调者。这也是进一步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水平的契机。而对广大市民来说,则要进一步强化参与城市治理的主人翁意识,既要从自己身边找问题,也要从城市大局想问题,推动问题解决。有分歧商量着办,需协同联合着办,各方携起手来,推动接诉即办走向纵深,也是落实“精治、共治、法治”的题中应有之义。

完善城市治理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本月,《北京市接诉即办条例(草案)》都将处于公开征求意见阶段。期待各方踊跃发声,在讨论中充分凝聚共识,让接诉即办机制更趋完善,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好。

责任编辑:吴成玲校对:刘宇同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