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党建> 正文

李捷: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系列专题宣讲报告会 (第七场)(3)

这里面特别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坚持依规治党、形成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这方面作出重大贡献。理论上,解决了长期以来没有解决的《中国共产党党章》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关系,明确了纪严于法、纪在法前、纪法分开。实践上,习近平总书记带领全党做了两件前无古人的大事业。第一件是系统清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内繁复的各项法规和文件;第二件是更重要的,制定了两个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五年规划,现在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历史进步。

这一时期的精神标识是“自信自强、守正创新”。新时代是一个自信自强的时代。从习近平总书记“七一”讲话中就能体现这个精神,以及在经过这次抗击疫情的实践后,人民的自信心比以前更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度更高。新时代也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创新的前提是守正,因为我们的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已经基本形成,要在守正中创新,不能盲目创新。我们也不能自满,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这一时期的历史方位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我们可以对比一下第三个时期的历史方位,那时是“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这个时期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形成递进关系:从“体制保证”到“制度保证”,从“充满活力”到“更为完善”,从“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到“坚实的物质基础”。以及新增加的“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这个精神力量指“四个自信”、党的坚强领导作为我们的主心骨,以及精神文化建设达到新的水平,像习近平总书记讲的“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这一时期的重大意义和历史昭示是“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这里,为什么说“不可逆转”?对此的理解,要用到我们研究历史时一个基本的历史规律,即量变质变规律,任何一个历史过程都是经历了由量变到部分质变再到完全质变的发展过程。新时代是不可逆转的质变,前面所有的努力都是为实现不可逆转的质变做准备的。所以,我们可以从三个事件来理解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经历了一个长期奋斗积累的过程。第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从此以后,中华民族有了民族的脊梁,有了人民的主心骨,有了共产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第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不可逆转。第三,改革开放的成功,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国之路不可逆转。

那么,质变是怎么发生的?最根本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是党的十八大以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许多不可能变为可能,让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我们在建党百年之际,又朝着不可逆转的方向前进了一大步,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圆满实现,我们成功开启了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征程。这个新征程的成功开启,是任何力量、任何困难也无法阻挡的历史进程。

另外,习近平总书记最后还提到了百年历程的历史地位。其中有两个重要论断,一是这一百年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二是这一百年创造了三个方面的历史性成就,即开辟的伟大道路、创造的伟大事业、取得的伟大成就,必将载入中华民族发展史册、人类文明发展史册。可以看出,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不仅对我们国家和民族具有决定性的历史意义,对人类文明发展也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四、首次提出伟大建党精神,并将其作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我们在学习伟大建党精神时,需要关注两个时间节点。第一个时间节点是“一百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讲:“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这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这段话告诉我们,建党精神是在创建中国共产党的过程中就形成了的。中国共产党有一个很重要的政治优势,即在矗立起一座座历史丰碑的同时矗立起一座座精神丰碑。这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也是我们党以弱胜强,从小到大,成为世界上最大政党的精神之源。

第二个时间节点是“一百年来”,即从100年前一直延续到今天,而且还会延续到未来的动态进程。这个动态进程就是“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这里面包含了两个方面,一个是构建起精神谱系,一直贯穿到新时代,比如“七一勋章”的颁授,每一位获得者背后都是一座历史的精神丰碑,也是一座新时代的精神丰碑,从今天延续到未来。另一方面,锤炼了中国共产党的鲜明政治品格。这样,我们的理解就能够立体化,概括出我们的精神之源、精神谱系、精神传统,以及我们党的政治品格和政治优势。

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源于伟大中华民族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民族精神进行了高度概括,伟大民族精神包含了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建党精神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又把中华民族精神推向了新的时代高峰。

五、深刻领会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九个必须”的重大意义

这是我们学习领会和掌握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的关键内容。“九个必须”既是对党百年奋斗的宝贵经验和根本要求的科学总结,同时又揭示了开创未来,开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道路方向。所以,“九个必须”既总结过去,又面向未来,指引未来的发展方向。

“九个必须”的内容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必须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为美好生活而奋斗;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必须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加强中华儿女大团结;必须不断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九个必须”,有以下特点:

第一,以坚持党的领导开篇,以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从严治党为终篇,一头一尾贯穿着党的领导。这里,实际上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经常强调的,以党的自我革命不断推进伟大的社会革命。所以,我们必须把“九个必须”作为完整的思想体系和逻辑体系来领会。

第二,除了党的领导外,还有一条红线贯穿其中,就是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讲每一个“必须”时,前面都冠以“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第三,有两个视角。第一个视角是历史的视角,“九个必须”充分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它清楚地指明了我们的成功之本。第二个视角是立足当代的视角,观照未来的视角。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这里,体现的是习近平总书记的大历史观,其中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无论我们走得多远,也不能忘记我们是从哪里起步的,以及我们为什么要起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二是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统筹兼顾。在历史、现实和未来,始终有中国和世界两个视角,这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传统。中国共产党就是这么一个以民族大任、天下大任为己任的负责任的大党。

责任编辑:范璧萱校对:李天翼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