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社会> 正文

罗爽:【家长课堂】通过“家校社”协同育人激发小学生学习动机(4)

五、慎用批评、惩戒的方式激发孩子学习动机

主持人:通过罗老师的解答,我们了解到,奖励不能滥用,要注意变化不同奖励的类型、时间和频率等。有一些家长确实是用奖励的方式来强化孩子的学习动力,或者激励孩子参加某一项活动。但是相反,还有一些家长不是用奖励的方式,而是用惩罚、批评、指责,甚至恐吓的方式逼着孩子去学习。张爸爸家里会不会有这种情况呢?

张伟利:肯定是有的。我的惩罚方式一般是让他做一些他有些排斥的体育运动。有时候我们也感觉很无奈。

罗  爽:批评或者惩罚的方式,其实也是一种强化的方式,就是对孩子的学习成果以及学习态度持否定的一种强化方式。那么,这种方式能不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动机呢?心理学实验表明,批评或者惩罚的方式属于对孩子的一种反馈、一种评价,也能对孩子学习动机产生一定激发作用。但是与奖励和表扬相比,批评、惩戒的方式对孩子学习动机唤醒的程度相对较低。另外,长此以往可能会对孩子的内部学习动机的形成造成损害,使其慢慢对学习本身失去兴趣。从长远来看,弊大于利。因此,在激发孩子学习动机的过程中,建议家长尽量多用奖励、表扬的方式,慎用惩戒、批评的方式。

六、如何激发“习得性无助”孩子的学习动机

主持人:罗老师谈到面对孩子的学习或者孩子所做的事情,我们要多使用奖励和鼓励的方式,而少用威胁、恐吓、批评、指责等负性、消极惩罚的方式。有些时候我们会发现,有一些孩子在遇到挫折的时候,比如某一次考试考得特别差,他们就对自己产生一种认知:我不是学习的材料。于是不爱学习,甚至放弃学习。对于这样的问题,罗老师有什么样的看法或者体验呢?

罗  爽:刚才您提到的,有的孩子因为一次考试失败,就把原因归结于自身能力差,因而放弃学习、逃避努力,这种现象心理学上称为“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的实质就是说,孩子对于自己的学习结果的错误或不当归因,从而对自身的学习动机产生了十分消极的影响。面对这样的孩子,家长应当如何激发其学习动机?

首先,家长应当要对孩子进行归因指导,这是最根本的。我们要指导孩子进行客观的归因,尽量让孩子把学习上的成功归因自身的努力和能力;把学习上的失败,比如某一次考差了,归因于内部因素的不稳定,比如努力不够。只有正确的归因,才能使孩子形成对于自己的正确评价,从而激发他的学习动机,产生学习的动力。

其次,家长还要帮助孩子建构积极的自我概念。什么叫积极的自我概念?它指的是一个人在对自己进行全面客观认识基础之上,所产生的一种积极态度。建构积极的自我概念,就是要帮助孩子对自我形成客观全面的认识、能够自我悦纳,对自己的行为能够欣然接受、能够自我欣赏,以及能够对自我进行不断完善和超越。

研究表明,一个有着积极的自我概念的孩子,在对自身行为包括学习行为进行归因的时候,会更倾向于把成功归因于自身的努力,而把失败归因于自我努力不够。对于有着积极自我概念的孩子来说,即使失败也不会降低其学习动机,反而可能激发学习动机,促使自己更加努力。因此,帮助孩子构建一个积极的自我,也能够对他的学习动机的激发和保持起到积极作用。

主持人:谢谢老师。刚才罗老师给我们讲了面对“习得性无助”的孩子,一是要帮助或者引导他进行积极健康的归因,让他在面对失败的时候更多地去考虑有哪些东西是能够改变的或者可控的。二是要帮助孩子建构积极的自我概念,从自己的认知角度上去解构或者解释自己所面对的世界。

责任编辑:叶其英校对:王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