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自信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

以文化自信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

当前,我国正处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背景下,各种文化交流碰撞前所未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已然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题中之义。为此,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场”重要命题,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进而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发挥积极作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涵着丰富的治国理政智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善于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凝结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来明是非、辨善恶、知廉耻,自觉做为政以德、正心修身的模范”。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既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也要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的治国理政智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国家治理中发挥着根基和保障的作用。国家治理根植于民族的文化心理,因此研究现代国家治理,不能机械地照搬西方治理理念,而更多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本身去找渊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核,也成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标识。先秦时期,中国出现了关于国家治理的百家争鸣学说,秦始皇采用“以法治国”,到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学说成为贯穿国家治理的主要价值理念。正如黄仁宇所言,“孔孟之道战胜了诸子百家的理论,从汉朝开始,就成为统治全国的指导思想”。儒家以“仁义礼智信”的价值观念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追求,影响着数千年来无数的学子官员,成为国家治理不可或缺的精神底色和价值根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精神动力。文化之所以能在国家治理中扮演重要角色,是因为其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了不竭动力。在既要做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弘扬工作,也要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加强文化建设,有助于推进国家治理走向精细化。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变迁历程中,不管是中国的禅宗文化借鉴吸收印度佛教智慧,还是北方游牧民族南迁与中原民族发生文化融合,都对于当时的国家治理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在近代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寻求独立自主的道路之际,中国人意识到必须突破西方模式束缚以自救,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并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与中国革命和社会相结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国家治理现代化需要根植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之上,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当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治理范式。一是以民为本的民本思想。以儒家学说为内核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民生、民德、民教,这种民本思想在中华典籍中史不绝书。《尚书》云:“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二是天人合一的自然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理念,注重在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协调,从庄子的“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到孟子的“仁民爱物”,再到张载的“民胞物与”,都将人类看作是宇宙万物的一员。三是革故鼎新的创新理念。正如《周易》所记载的那样,“生生之谓易”,中华文化兼容并蓄、吐故纳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就是强调通过自我革新,不断产生强大的文化动能助力治国理政。四是开放包容的发展模式。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质之一,勿我、勿意、勿固、勿必的理念深深根植在中国历史发展的治理逻辑中,其强调不能将自己主观的意图和价值作为僵死不变的绝对真理强加给对方,无论是开辟丝绸之路还是郑和下西洋,中国从来都扮演着和平使者和文化传播者的角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思想文化,记载了中华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所以,深刻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并且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将助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