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报告> 文稿> 党建> 正文

王向明:旗帜鲜明讲政治——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重要论述(4)

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的主要内容

2019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发布。《意见》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这一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出发,围绕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总体要求、坚定政治信仰、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提高政治能力、净化政治生态、强化组织实施六个方面,提出了二十条具体意见,是当前和今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根本指南。

(一)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总体要求

《意见》指出,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事关统揽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

《意见》指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准政治方向,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夯实政治根基,涵养政治生态,防范政治风险,永葆政治本色,提高政治能力。

(二)坚定政治信仰

《意见》指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夯实思想根基,牢记初心使命,凝聚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重点是坚持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坚决站稳政治立场。

这里我稍做一点阐述和分享。在党的政治建设中,为什么将坚定政治信仰作为最重要的一个部分提出来?首先,什么叫信仰?信仰和信念这两个词有某种一致性。信念和信仰,这两个词都有“信”字,“信”字就是指一个人对某种理论或者对某种实践中的事物深信不疑的精神状态。我们都非常熟悉一个词——理想信念。理想,简单来讲就是我们为之奋斗的某一个还没有实现的目标。理想对于人类社会来讲、对于一个政党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活着要有目标,一个政党要有目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要有目标,从这个意义讲理想是非常重要的。理想就像一面旗帜,它给我们指引方向、给我们力量,因此不能没有理想。那么,“理想”和“信念”这两个词为什么会连在一起?这就回到前面和大家分享的一个关键词——深信不疑。也就是说,当我们确立了某一个理想目标之后,我们是否能够真正全身心、义无反顾地为这个目标奋斗、努力,这时候起关键作用的就是信念和信仰。通俗一点讲,一个目标摆在那里,是否相信这个目标是最为关键的。这里的“相信”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价值目标的相信,就是这个目标值不值得去奋斗;二是可行性的相信,就是这个目标是否能实现。因此,当一个理想目标确定之后,能不能为这个目标去奋斗,取决于对这个目标的信念。如果说理想是一面旗帜,它引领我们前进、指引我们方向,那么信念就是旗杆,没有旗杆的旗帜最后一定是随风飘落;我们只有高举旗杆,用旗杆支撑旗帜,才能在旗帜指引下不断前进。

中国共产党成立时只有50多名党员,但是面临着国内外极其强大的敌人,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苦难走到辉煌,就是无数共产党人怀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理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我们才有今天。

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走上绞刑台,英勇就义,时年38岁。张作霖对李大钊采用了“三绞处决法”,非常残忍。张作霖为什么这样做?简单来讲就是两个目的:一是最大限度增加李大钊的身体和心理痛苦;二是张作霖幻想在这个时候用这种极为残酷的手段逼迫李大钊归降。在第二次绞刑过后,李大钊只说了四个字:“力求速办!”这是李大钊留在人世间最后的四个字。李大钊当年作为北京大学教授,他不是因为没吃没喝才去革命的,他是一个非常自觉的革命者。李大钊站在绞刑架下发表了最后一次演讲:“不能因为反动派今天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在中国,必然得到光辉的胜利!”在李大钊牺牲后的22年,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有无数坚定信仰的共产党人为之努力、为之奋斗,才把党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在党的政治建设中,政治信仰是极为重要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一个政党的衰落,往往从理想信念的丧失或缺失开始。我们党是否坚强有力,既要看全党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更要看每一位党员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

(三)坚持党的政治领导

党章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加强党的领导和推进党的建设方面,党中央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加强党的政治领导,要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改进党的领导方式。

在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方面,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建立健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制度体系,为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提供坚实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国有企业党委(党组)和农村、事业单位、街道社区等的基层党组织发挥领导作用的制度规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明确和落实党组织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

在改进党的领导方式方面,着眼于党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强化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正确制定和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

(四)提高政治能力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关键是要提高各级各类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必须进一步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彰显国家机关政治属性,发挥群团组织政治作用,强化国有企事业单位政治导向,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政治本领。

(五)净化政治生态

什么叫政治生态?举个例子,一筐苹果中发现一两个烂苹果把它挑出来扔掉这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怎样让环境有利于苹果的保鲜。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把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作为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浚其源、涵其林,养正气、固根本,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实现正气充盈、政治清明。重点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突出政治标准选人用人、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六)强化组织实施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一项重大艰巨的政治任务。各地区各部门要进一步增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坚定性,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部署要求上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担当,确保提出的各项举措落到实处,确保党的政治建设取得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作出动员和部署,要求全党同志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从十三个方面总结了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责任编辑:张一博校对:叶其英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