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首都都市圈 协同式空间大格局

开放式首都都市圈 协同式空间大格局

[中图分类号] F1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29-1445(2022)06-0059-03

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目标是通过协同创新,努力形成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其中,能否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优化人口和产业结构布局、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形成以北京为核心城市的现代化新型都市圈,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

建设首都都市圈是构建跨区域协作载体的重要契机

从京津冀地区的发展历程来看,从京津唐空间规划、环渤海区域合作到京津冀都市圈区域规划、打造首都经济圈,再到2014年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都无一例外地将以北京为核心带动周边地区发展作为主要内容。在我国城市化发展进入高级阶段并深度融入全球化进程的背景下,《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打造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如果说都市圈是城市群发展的重要节点,那么建设首都都市圈就是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的关键节点,也是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核心任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做好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持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加快建设“一核两翼”等,三地在推动要素资源重组和产业空间布局优化等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交通一体化程度明显提升,为1小时通勤圈奠定了基础,这正是北京作为核心城市向外辐射的具体体现,也是都市圈建设的主要内容。可以说,建设现代化首都都市圈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迈上新台阶的重要举措。

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京津冀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相比,其一体化程度和城市群发育较为迟缓。除了三地发展差距较大、城市断层、产业同构且相互脱节等原因以外,京津冀两市一省之间的城市布局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京津冀城市群超大城市高度集聚,中小城市吸纳力不足,在客观上形成了两头大、中间小的城市体系,难以构建紧密衔接的空间产业链。在空间上,北京和天津将河北省分为冀北和冀南,形成“三区四地”的分割空间,石家庄对冀北地区鞭长莫及。构建现代化首都都市圈正是这样一个契机,有助于打破现有省级乃至地级城市行政界限,强化北京不同城区与津冀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和空间联系,在次级行政单元内开展合作,构建跨区域协作载体,避免“三区四地”空间分割客观难题,推动京津冀协同乃至一体化发展。

首都都市圈有效拓展北京城市功能

北京作为世界级城市和京津冀核心,不但要有足够的人口和经济规模,还要使人口和产业形成合理的空间分布,多中心发展模式是有效途径。新中国成立以来,北京一直寻求在外围地区建设多中心,《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年—2010年)》提出大力发展郊区城镇,明确沿京津唐高速公路为主要发展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进一步确定外围11个新城建设的重点任务。但是,单中心格局依然未有明显改观。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北京中心城区常住人口规模明显下降,同时其他十城区常住人口比重显著提高,这表现出明显的由中心向外围圈层式推移的特征。但与上海、深圳、广州相比,北京外围地区人口和产业密度依然偏低,主要原因在于,长期以来北京外围地区发展薄弱,导致核心城市需要更大腹地而不得、外围地区需要核心城市带动而无力衔接。因此,北京要同时承担大国首都和世界级城市的职能定位,必须通过交通一体化推进北京郊区、京津京冀相邻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措施,提升外围地区发展能力,形成能充分发挥首都优势、带动周边地区共同发展的首都都市圈。

城市发展进入郊区化阶段后,原有的单中心结构会不断分裂成多中心,形成核心城市和外围众多中小城市(镇)共同组成的大都市区。北京无论从规模还是产业结构乃至复合功能和空间形态,均已具备郊区化特征,但核心与外围地区发展差距过大,使得人口和产业继续向外迁移较为困难。都市圈可以率先在条件好的郊区和边缘地带建设轨道交通,使核心与外围地区形成同城化连接,缩小地区差距,扩大核心城市腹地;在同城化基础上,进一步改善外围特定地区公共服务水平,共同构建多中心复合型都市区;重组空间产业链,构建以核心城市多样化、外围城市(镇)专业化的空间产业生态。因此,建设现代化都市圈可以为解决核心城市发展问题提供有效方案,避免由于行政单元分割而导致的核心城市疏解困难、外围地区无力承接人口和产业转移的现实困境。

建设现代化首都都市圈有利于打破京津冀行政壁垒,将北京不同城区的疏解和发展需求同京津、京冀相邻地区发展需求相结合,使核心城市与不同外围地区一一对接,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发和建设。首都都市圈通过发挥北京“一核”辐射带动作用,优化提升首都功能、提升发展水平、拓展发展腹地,可以为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开拓更大空间:文化中心功能主要由奥林匹克中心区、新首钢、南苑、三山五园地区承载,与张家口和承德等地衔接;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功能主要以中关村科学城、未来科学城、怀柔科学城、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等为载体,与河北保定、河北雄安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有力衔接。由此可见,首都都市圈建设将强化北京“四个中心”功能,更快地形成北京辐射带动津冀发展的重要构架。

建设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的实践路径

现代化首都都市圈是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以建设世界级城市群为目标、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通过建设1小时通勤圈,构建同城化现代交通网络系统;通过建设分工明确的功能圈,推动现代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和市场一体化;通过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打造现代空间产业链,形成京津冀各城市优势互补和互利共赢的京津冀协同发展新格局。

以小空间谋大格局。都市圈是由多个微空间组成的有机整体,表现为各种不同发展水平、各具特色的功能区和产业园区(或产业集群)组成的大都市区,这个大都市区应是一个跨区域空间复合体。建设现代化首都都市圈,打破三地现有的行政界限,将核心与外围一一对接,有目标、针对性地建立合作关系;随着合作进一步加深和成熟,再以点带面地逐步拓展合作范围和合作内容,构建京津冀协同大构架。

以“三圈”推动“一圈”。现代化都市圈是适应现代城市发展需要的现代产业、现代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以及新技术条件下区域一体化的国土空间新模式,它不仅是组合城市系统更是复合功能系统,体现了交通同网、产业同链、环境同治、平台同建、服务同享等包容性区域一体化理念。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设就是要充分发挥北京的首都优势、科技创新和现代服务业优势,将北京现有的轨道交通向天津和河北延伸,尽快形成1小时通勤圈,并在通勤圈所覆盖的范围内实现同城化的人流和货物通行管控;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础,改善轨道交通覆盖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形成与核心城市水平接近的居住和生态配套功能圈;在现有交通条件与产业水平较好地区,采取产业对接方式建设产业园区和产业平台,通过空间跳跃式的点状规划,构建现代产业链,形成非连续空间的产业圈。如此构建的通勤圈、功能圈、产业圈,尽管各自范围较小、空间界限不重合,但却从不同角度适应了核心城市向外辐射需求,在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同时,随着三圈不断扩大和相互渗透,产城融合渐进式建设首都都市圈,必将高水平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以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契机,建设开放式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现代化首都都市圈承载着世界级城市和京津冀核心城市的双重职能。因此,建设现代化首都都市圈不仅要积极融入打造全国统一大市场,也要保持与全球城市之间的要素市场流动通畅。建设现代化首都都市圈,引进全球科技资源并与现有工业园区的产业链相结合,共同构建“三城一区”主平台、河北雄安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国际科技创新走廊;将都市圈轨道交通与三地四大民用机场以及高铁站连通,将区域内的机场群和高铁站组成内外相连的交通网络系统;借助冬奥会遗产,将北京的文化体育活动扩展到河北张家口和承德等地,带动周边文化体育产业,形成国内外知名文化体育经济带,共同建设首善之区。如是,首都都市圈将成为北京与津冀、京津冀与世界连通的桥梁。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建设现代化都市圈研究”〈项目编号:21ZDA070〉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

[2]北京市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EB/OL]. https://www.ndrc.gov.cn/fggz/fzzlgh/dffzgh/202103/t20210331_1271321.html?code=&state=123. 2021-03-31/2022-05-09.

(作者简介:姚永玲,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王梓辰校对:刘佳星最后修改:
0

精选专题

领航新时代

精选文章

精选视频

精选图片

微信公众平台:搜索“宣讲家”或扫描下面的二维码:
宣讲家微信公众平台
您也可以通过点击图标来访问官方微博或下载手机客户端:
微博
微博
客户端
客户端
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标识证书 京公网安备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556号